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0.80
折扣购买: 信息管理思想史
ISBN: 9787516426227
李晶 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挖掘和管理信息系统。曾获我国管理科学大奖“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一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国家社科重点及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共四项。主持省级人文社科项目一项,省级教改课题一项,出版专著一部。在《经济管理》《现代经济探讨》《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中国大学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郭同济 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站。研究方向为医疗服务公平性、居民健康不平等和管理信息系统。曾获“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国家社科重点及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共五项。在IEEE Access、《税务研究》等SCI、SSCI、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篇。
第二节 信息管理思想史理论体系 信息管理虽然是20 世纪末才在国外兴起的一个新兴领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活动日益频繁,信息管理已经发展成为影响最广、作用最大的管理学科之一,信息管理思想的研究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信息管理思想史理论体系逐渐完善。信息管理思想是研究科学地组织信息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应用方法的思想。信息管理思想与信息学等思想相交叉,同时又是管理学思想的延伸。 一、研究逻辑框架 信息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独立的,较为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信息管理思想理论的研究逻辑框架可以从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层次结构 信息管理思想史的研究逻辑框架,从层次结构来说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1. 宏观层次 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主要研究信息管理的一般原理、方法,包括:国民经济信息化管理,国家信息化战略管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全球信息化战略管理等。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一般由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部门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主要是在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使信息资源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的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最有效的利用。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保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顺利进行,以及降低资源开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方式。 2. 中观层次 中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管理、地区性信息管理、行业信息管理、信息市场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等。 中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一般由各地区、各行业的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来实施。通过制定地区或行业性政策法规和管理条例,组织、协调本地区、本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及本地区、本行业与其他地区、其他行业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关系,使得本地区、本行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在总体上与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不发生冲突,同时更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客观实际,并体现本地区、本行业的利益。 中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管理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因此,该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原则上既要符合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需要,又要有利于指导、规划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两者缺一不可。 3. 微观层次 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研究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企业的运作与管理、非信息企业的信息管理等。 “企业管理思想史”丛书体现当代管理学领域最新原创标志性成果,不仅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也有利于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主题主线,助力中国企业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为中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企业管理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管理的窗口,加快中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