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传》

《慈禧传》
作者: 〔英〕约翰·奥特维·布兰德、埃特蒙德·拜克豪斯 王纪卿译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6.00
折扣购买: 《慈禧传》
ISBN: 978720310421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奥特维·布兰德 英国作家和记者,曾作为《泰晤士报》记者走访中国,并亲自采访李鸿章。合著有畅销书《皇太后治下的中国》《北京宫廷年鉴及回忆录》《李鸿章传》等。 埃特蒙德·拜克豪斯 英国作家,曾经在华执教的汉学家。在生命的后20年,在北京过着隐居生活。1913年他将精心保存的6卷《永乐大典》呈交给了英国牛津博德利安图书馆。 布兰德和拜克浩斯合著并出版《清室外记》(即《北京宫廷的编年史和研究报告》)等书。 译者简介: 王纪卿 **文史作家、翻译家。湖南长沙人,1953年生,潜心研究湘*及湖湘文化二十余年,曾在凤凰卫视、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讲述晚清湘*的故事。主要著作有《湘*》《清末有个左宗棠》《帝国余晖》《湘*为什么这么牛》《我是湖南人》等,其中译著有《左宗棠传》《曾国藩传》《李鸿章传》《袁世凯传》等。《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是作者参阅百余册抗战史料,历时数年著成的心血之作。

内容简介

叶赫那拉氏的家世与少女时代 叶赫那拉家族,满洲*古老的部族之一,其血统可以直接追溯到杨吉砮贝勒。这位杨吉砮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1588 年)——满人统治中国的真正奠基人,大清皇帝们*早的直系祖先。杨吉砮老是袭击汉人的领地,那里的人依然拥戴*化**的汉人君主万历皇帝。1583 年,他在一次袭击中被杀于奉天。他的部落生息繁衍在那个地区,靠近朝鲜边境,仰望着高耸的长白山,满族发祥的真正摇篮。他和他的人民通过不断侵扰位于变化无常的边境上的那些富庶之地,似乎学会了战争的艺术,养成了强烈的征服欲。那些富庶之地,如今眼看就要遭*新入侵者的奴役。杨吉砮的女儿凭借丈夫的征服而拥有了皇后的尊号,而*终从明朝手中夺取整个满洲的正是她的儿子——以“天聪”的年号统治疆土的清太宗皇太极。 1835 年11 月,叶赫那拉氏诞生于这个部族,她的人生注定要影响芸芸众生。叶赫那拉氏,她将三度成为中国的摄政者,独揽朝纲超过半个世纪。她的父亲名叫惠徵,拥有世袭职位,是八旗*团的一名指挥官。从他优越的出身来看,其同时代人一般认为他并不成功,至死也不过是一名道员而已。他任职于安徽省,辞世时女儿仅有三岁,一位名叫穆扬阿的亲戚悉心照顾他的寡妻和全家人,他的女儿后来成为咸丰的贵妃(后称慈禧皇太后),与钮祜禄氏(慈安皇后,后称慈安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孩子们从他那里*到了完善的教育。 近年来流传着许多捕风捉影、荒诞可笑的故事,指陈皇太后的先人们身份卑微,有时甚至不大光彩。其中许多故事只不过是黄色新闻,搜寻哗众取*的素材,迎合其读者诋毁偶像的本能。不过,有些故事无疑源于宫廷钩心斗角的妒忌、怨恨与恶意,源于“铁帽子王”们以及皇族长支中其他高官们的原创,他们当中很多人醉心于抹黑慈禧的家族与人格,目的是让叶赫那拉一族“丢脸”。就这样,由于从高处扔下的泥巴通常粘得牢,他们存心**的故事不胫而走,常被信以为真,在北京,也在南方——看看康有为及其同辈人的著作就知道了。 举个例子。这些虚构的故事,道光皇帝第五子惇亲王常讲其中的一个,讲得有鼻子有眼,活像真的。这位王爷对慈禧心怀妒恨,因为他的野心成空——他被挤出了皇位的直系继承序列。但他在1875 年仍然指望自己的儿子被选为皇帝。这个故事,他通常是这样讲的:当年皇太后的母亲带着一大家子(包括中国未来的统治者)守寡时,他们在其丈夫曾经为官并死于任上的宁国府城内过着贫穷潦倒的生活。她没有盘缠回京,眼看就要沦为乞丐,多亏发生了一件幸事,当她乘坐的船途经一座城市时,本来要送给另一位旅客的一笔银子,误送到了她的船上。那位旅客得知这个误会之后,看到这家人的穷困,起了恻隐之心,坚持要她把银子留下来。二十五年后,慈禧垂帘听政,大权独揽,这位官员进京朝觐,皇太后记得曾*此人恩惠,令他平身,对他的善意表达了谢忱。比之出自同一源头的许多故事,这个故事较为动人,那些故事的创意,同样也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一位满人官员死于地方官的任上,穷困潦倒。但不幸的是,故事的真实性有问题。毫无疑问,慈禧父亲去世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都不在身边。家人们提前进京了,期盼他早*回京,就任正白旗*团中的新职。 在进一步叙述之前,*好简介一下叶赫那拉家族在其与皇族长支关系中的地位,因为无论现在或是将来,就其对现代中国历史的影响而言,这都是一个意义不小的问题。自从载垣阴谋失败后,叶赫那拉氏成为帝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以来,皇室与这个显贵家族之间总是相互猜忌,摩擦不断,而在戊戌政变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格外紧张,尽管对皇太后“圣怒”的有益的畏惧防止了断然的决裂,但发生麻烦的可能性始终潜藏在紫禁城内。接下来在京城里发生的一些事件,尤其是直隶总督端方因为被控在皇太后的葬礼上言行不敬而遭革职,由于失去了慈禧的铁腕,就凸显了满人阵营的不和以及困扰清**的危机。就外国人而言,对于宫廷生活及*争的实际情形,很难形成清晰的概念,因为宗谱、亲戚之间的通婚与过继和古代家族的世仇等错综复杂的问题,会把他们弄得晕头转向。然而,应该说明,皇帝的族人(他们自称为爱新觉罗氏)分为黄带子和红带子两支,分别是努尔哈赤本人和他祖先的后代,凭借各自的世系,他们自认为血统纯正,是清朝***的贵胄(汉人也会承认这种自封)。叶赫那拉家族,虽然*非皇室血统(君主跟一个家族的女性成员结婚,并不会令该家族获得**贵族的等级),却大权在握,不仅因为其人多势众,还因为它为帝国贡献了三位皇太后;而尤为重要的是,因为慈禧拥有伟大的威望和个人声誉。如果以历史的观点来诠释1908至1911 年之间的那些事件,并考虑到皇太后意味深长的遗诏,那么叶赫那拉家族的首领们肯定会要求光绪的寡妻追随她那位令人敬畏的姑妈的足迹,掌控**大事,至少在她摄政的时期。由于慈禧眼光长远的治国才能,那位小皇帝,荣禄的外孙,从一开始就*到培训,要尊重老佛爷传下来的政策。 …… 慈禧是中国近代史的无冕女皇,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实际掌权时间*长的女人。 这部传记自1910 年初版之后即风靡世界,因为它**以独特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中国帝制***后一位强权统治者与清朝摇摇欲坠的形象,被传为旷世之作。 作者对晚清政局十分熟悉,在中国政坛交游广泛,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披露了很多政坛内幕。两位作者**贴近慈禧的时代,贴近她本人,而他们的作品会具有很大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