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40.88
折扣购买: 山那面人家(精)/周立波文选
ISBN: 9787020144624
周立波(1908—1979),原名绍仪,湖南益阳人。1928年入上海劳动大学,并开始写作。1932年因参加罢工运动而被捕。1934年出狱,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战地记者赴华北前线。翻译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和基希的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1939年任《救亡日报》编辑,并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1944年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去东北解放区参加土改运动,后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1955年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其作品思想深刻,笔调轻松幽默,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个人风格。还著有长篇小说《铁水奔流》、短篇小说《湘江一夜》等。
盖满爹 黎盖平是中共楠木乡的支部书记和农会主席。 在这带地方,兄弟当中末尾的一个,通称老满。黎 盖平兄弟三人,他是老三。小时候,长辈叫他满伢 子①。如今他有五十五岁了,又担任了令人敬重的 职务,大家不提他本名,喊他盖满爹,间或更亲昵 一点,叫他满爹。 盖满爹人不很高,脸也寡瘦,头发倒是浑青的 。他扯常穿一件袖口烂了的青斜纹布制服,冬天披 件蓝布面子、格子布里子的棉大衣。夜里他也常常 留在乡政府,很少回家,又没带铺盖,有时挤在人 家的床上,有时睡在办公长桌上,拿大衣做被窝, 盖住蜷缩的身子。 盖满爹原先是木匠。乡里好多屋,都是他修的 。他的手艺,全乡算第一。他很利落,又蛮稳当, 但也出过事。有一回,那是多年以前的事了,他给 地主家修屋,上梁的时候,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掉 下地来,肩胛骨错出了榫头,请个草药子郎中足足 治了两个月才好,把家里的积蓄用得罄空。 解放后,因为成分好,历史又清白,盖满爹很 快地被发现了。县委的工作组带了他一个时期,就 让他独立活动,经过土改、复查的考验,他人了党 ,并且脱产了。他把刨子、锯子、墨斗、曲尺和斧 头都送了朋友,并且对人说:“以后,我不修私人 房屋,要盖社会主义大楼了。” 但由于多年的习惯,他一看见新盖的屋宇,或 木器家什,总要评评手艺的好坏,说说屋柱安得好 不好,桌面刨得光不光,椅子的榫头倒得合适不合 适。他又爱树木。有一回,我跟他一起到区上去开 会,路过一座山,看见坡上两株高大的杉树,他站 住脚,昂起脑壳,望着树尖说:“长得好高,笔笔 直直的,做屋柱、锯板子都行。” 接着,他一边走,一边扯起杉木的好处来:“ 木质松,容易刨,又经事,不怕沤,还不怕白蚁。 ” 盖满爹有两个儿子,长名松森,满叫楠森。这 两个名字是他当年央求乡里教私塾的卜先生起的。 卜老先生知道盖满爹生性爱树木,特别送他这两个 名字,盖满爹真的喜仰了,两回都请先生吃了满月 酒。吃第二回酒后,卜老先生私下对人说:“他再 生崽?,我替他起名柏森、柳森、樟森和杉森。”不 料,楠森以后,盖满爹婆婆再没生了,卜老先生再 也没有机会吃他家里的满月酒了。 土改时候,分斗争果实,别人净要衣裳、被窝 、家什跟碗盏,盖满爹么子都不要,但一看见木头 和木板,心就动了,要人帮他挪到乡政府的楼顶上 ,他说:“哪天总会有用的。” 乡政府是在一家祠堂里,屋宇宽敞,地砖平整 ,青瓦屋顶,火砖墙壁,都还很完好,就是门窗板 壁都烂了。乡上办公、吃饭和睡觉,一概在这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