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羊城晚报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肝胆两昆仑--刘琴西刘尔崧兄弟的红色传奇
ISBN: 9787554307052
紫金,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源”(唐·魏徵)。对于琴西、尔崧兄弟来说,紫城,就 是他们生命之树的根,就是信仰之流的源。 ——题记 一 紫金县原名永安县,建于明朝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 ),至今450年。当时是由归善县(现惠阳区)、长乐县( 现五华县)和河源县(现东源县)三个县各划出一部分而 成。 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派林天赐(闽籍人)为永 安县令。他到任后即开始筑城,次年县城筑成。城有四个 城门,东门叫永乐门,南门叫丽阳门,西门叫通惠门,北 门叫清源门。有条小河穿城而过叫北门河,清浅蜿蜒,流 入秋香江。刘氏兄弟的祖宅就依在这北门河边。不过,早 在“四二六”暴动后不久,老宅就被国民党一把火烧了。 残垣断壁被萋萋岁月遮掩得无从寻觅,就像走过的脚印, 被尘埃覆盖是迟早的事。冷风嗖嗖,草木啾啾,今人在寻 寻觅觅的历史问,感叹唏嘘,悲喜自知。 紫金是一个隐匿于高山密林之间的弹丸小城。建县之 初的隆庆六年(1572年),全县造册定籍还不到五千人,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县人口也才二十六七万 ,县城人口只有几千人。可就是这样一座小山城,在大革 命和土地革命时期竟有十几位共产党员,这在全省乃至全 国都是少见的。而且,紫金不仅仅刘家一门双烈,为革命 牺牲的还有:赖炎光和赖秋光、刘乃宏和刘清、刘荫根和 刘荫灵,他们都是同胞兄弟;钟子廉、钟敬祖、钟绍祖、 钟运泽、钟载环、钟福安是兄弟叔侄;还有刘乃裕、叶铁 魂、刘绍武、刘化棠、陈火荣、陈启明等。 二 在靠近北门河,也就是离花园刘老宅不远的地方,有 一条下厚街,当地人也称之为祠堂街。 显然是新建的下厚街,虽然也是水泥铺就,但已不是 旧时的模样。小城里原来的青石小巷,如今都不多见了。 但老人们仍清楚地记得,当年老城里大道通天,任人来往 ,传达的是一种仁厚豁达;小巷曲徊幽谧,雨过如镜,表 露的是一种安逸稳妥。 紫金是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数百年以前,他们的祖 先从中原迁徙而来,在这穷乡荒僻处歇下脚来,聚族而居 ,开枝散叶,祈盼的无非就是子息繁衍,仓满廪实。为了 不让子孙后代忘记老祖宗,各姓氏的族人几乎都在这里建 有本族祠堂。这些宗祠,因为承托着家族的历史、家族的 荣耀和家族的希冀,所以都尽其所能地建得高大、深阔、 恢宏大气之外,还给人一种疏朗怡然的感觉。宗祠是族里 商议族中要事乃至社稷大计的地方,也是开启童蒙、诵读 “四书五经”的场所。客家宗祠的形制,多见梁架上雕龙 刻凤,手工精湛,椽头多似一朵未绽的花苞,寄寓着国运 家运生机勃勃的良好祈福;再细看,那花苞又有几分像南 瓜,南瓜因其多籽、瓜瓞连绵,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 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宗祠志及门刻木联表达的,也多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