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56
折扣购买: 拯救塔里木河
ISBN: 9787508528236
丁春,新疆兵团子弟,大专学历,现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联委员、文学创作室主任、作家,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鲁迅文学院学员,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签约作家。目前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余万字。
新疆地广人稀,这是指16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 地广人稀,而就适合各族人民生活、生产的绿洲来讲 ,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00多人,高于全国平均数 近1倍,人口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带来了一系列 问题,绿洲的生态也出现了恶化,而集中在各类生态 问题交叉点上的,还是水。 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衣食住行到农 产品基地的建设,从初步生产劳动到现在的石油天然 气的勘探开发,这些都需要水。在市场驱动之下,每 个经济热点、每个经济增长点的产生都会导致新一轮 水资源的短缺。一旦失衡,塔河下游那种已经断流的 情况会重现于另一流域。已经干涸的湖泊,如台特玛 湖,也会在另一地区冒出新的翻版。这两个不平衡归 结到一点就是水的问题。治理塔里木河关键是要合理 科学地用水。 有一年,我自费环游了塔里木河,北上南下,塔 里木河流域仿佛一条绿色的项链,紧紧悬挂在塔克拉 玛干的脖颈儿上,使得这片沙漠也有了生命的脉动。 假如这条项链断链,那么这片世界第二大沙漠必将吞 噬南疆所有绿色生命。 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 况、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特点,让我对塔里木河的重要 性有了切身的感受。 塔里木河在南疆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生态屏障,的 确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生命之链,它以顽强的姿态,护 卫着流域内的城镇、农村、公路、铁路、粮棉生产基 地、石油化工基地,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进行。 然而,伴随着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流 入河流下游地区的水量大幅度减少,造成天然绿洲萎 缩,生态环境恶化,若不加以治理,这几个源流也有 与干流脱离的危险。干流胡杨林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 减少了310万亩,草场退化1278万亩,其中下游天然 植被减少幅度最大。受下游绿色走廊阻隔的塔克拉玛 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逐渐靠拢,绿色走廊濒临毁灭 。 失去了生命之源的滋养,塔里木河逐渐失去了昔 日的光辉。依赖塔里木河水生活的人们,面临解决生 命之源的难题。 20世纪50年代初期,塔里木河全流域的耕地只有 1000多万亩,现在发展到2300万亩,增长了1倍。耕 地用水多了,河湖用水就少了,就萎缩了,罗布泊消 失了,台特玛湖干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了300公里 ,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引起了土地沙漠化,生态林干 枯,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面积由50年代80多万亩减少 到10多万亩。土地沙化导致气候恶化,新疆风沙日由 60年代的每年42天增至如今的130天,沙漠化面积每 年以12万亩的速度增加,已占到新疆面积的56%。大 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使1/3的耕地盐碱化,为了 洗盐,大量含盐的水又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湖水污染 。塔里木河阿拉尔的河水矿化度已达到1.85克/升 ,下游最高时达10克,几乎不能用。 在世界第二大沙漠所在地巴音郭楞自治州境内, 少雪少雨是不言而喻的。各族人民群众的活动区域主 要集中在戈壁、沙漠地带,年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 不多,因而干旱少雨是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的主要特 征。从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看,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图 上显示:全新疆一年约有2400亿吨水降落到地面,折 合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50毫米,但它仅是中国年平均 降水的l/4。降水少决定了新疆南疆地区的干旱面貌 。 戈壁、沙漠地区,水分大量蒸发,也是干旱的一 个重要原因。广阔的沙漠、戈壁地区并无地表径流, 也无地下水溢出,因而其蒸发量仅能与当地数量不大 的降水量相等。所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 尔勒市,水对于各族人民群众来说,弥足珍贵,有滴 水如油之说。P23-24 这是一本关于塔里木河流域生与灭,存与亡的书。这是一本人与自然伦理、道德、人性关系的书。感恩自然是我们人类应具备的伦理观与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