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群雄纷争频繁更迭(朱大渭说魏晋南北朝)/大家说历史
ISBN: 9787108062192
不断更迭的封建王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分裂期较长的时代,是战乱 频繁的时代,也是封建王朝不断更迭的时代。这个 时期,史家习惯于从建安年间(196-219年)算起, 至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止,前后近400年。在 这约四个世纪中,除西晋曾实现过短暂的(约37年 )统一外,全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先后建立 过35个大大小小的政权。各政权间或争夺势力范围 ,或欲统一全国。群雄角逐,战乱不已,政治风云 变幻多端,整个社会处于极度的动荡之中。大致说 来,这个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汉末战乱至西晋 灭亡为第一阶段;自西晋灭亡经东晋十六国为第二 阶段;自刘宋代晋和北魏统一北方至隋统一为第三 阶段,也即历史上所谓的南北朝时期。在第二、第 三阶段中,全国处于南北对峙的政治形势,其问北 方经历了三次分裂和统一,自西晋灭亡,南方经历 了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至隋灭陈后, 全国才又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东汉末年,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结果在灵帝中 平元年(184年)爆发了以黄巾军领袖张角为首的各 族人民大起义,地方割据势力乘机而起。从中平六 年(189年)董卓之乱开始,全国各地,特别是黄河 流域的军阀之间展开了空前的大血战,其结果是形 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政权处于六 朝时代的肇始期,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 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六朝时期的门阀士 族制、三省制、地方刺史和督军制,北方流民向南 方和边区大迁徙、民族大融合,屯田、占田、均田 制、户调租税制、奴客制,儒家独尊转为百家争鸣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和道教兴盛,从而在文 化上出现了自觉趋向型、开放融合型、宗教鬼神崇 拜型、地域型等文化特征,所有这些,大体上都是 从东汉末和三国时期开端的。魏、蜀、吴等各派政 治势力为实现统一的目的,又都在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奋发图强,锐意革新。在政治 上,整顿吏治,用人唯才,贤能得用,法令严明, 政治清明;在军事上,兵士来源、军队组织、战略 战术思想、骑兵和水军运用、武器装备都有较大发 展;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兴修 农田水利,南方和边区经济得到开发;在文化科技 上,有建安七子的诗文创作,玄学的兴起,机械、 地图、数学、医学等科技兴盛。同时,在这种政治 、军事、经济和文化科技等各种斗争发展都相对活 跃的历史时期,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充分发挥自 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政治军事斗争最为激烈,因而 形成了安邦定国、文韬武略等各类人才辈出的局面 。鲁迅所谓“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 ”。而且三国的开国君主都可称明主,手下网罗了 一大批杰出的文臣武将。从事功方面看,三国都是 打着正统或维护正统的旗号,谋求剪除异己,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