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宋朝史

不可不知的宋朝史
作者: 白芷寒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不可不知的宋朝史
ISBN: 9787568052931

作者简介

白芷寒,辞藻优美,温婉精致,始终以灵犀之心,洞明世间爱怨情愁,以温暖的笔触,雕刻着老去的时光。在本书中,她用纯净的文字,纪念亲爱的三毛去天堂25周年。

内容简介

第一节大唐王朝的逝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电气化铁 路发达的今天,从广州到西安的普速火车尚需要运行20多 个小时,在没有动力交通工具也没有柏油马路的古代,从 岭南一带需要连续更换数十匹快马,昼夜不停地向西安驰 骋,才可以将新鲜的荔枝运输到杨贵妃的桌前。杜牧的这 两句诗反映了当年杨贵妃得宠一时的风光无限,那时配得 上这种昼夜运输的也只有边疆的战事文书吧。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寒赐浴华 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中更是把唐 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直接、大胆地表达了出来。爱屋及乌 ,由于唐玄宗爱杨贵妃之深,所以爱妃的话唐玄宗自然是 言听计从。 杨玉环有个哥哥,名叫杨国忠,早年落魄,随着小妹 在皇帝面前得宠,就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狗屎运 。杨国忠这种“嗜饮博”的人竟然官至宰相,身兼职位40 多个。外戚当政是中国古代政治系统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如果外戚像士大夫一样经过良好的教育,执掌政权也未尝 不可。但是往往这些外戚凭借在中央系统中特殊的权力地 位,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撼动和威胁到了士族的地位和 利益,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任职期间,杨国忠专权 误国,排挤忠良,奸佞横行,最终给本来有军事实力的地 方军事政权提供了充足的反叛理由,于是乎,就有了我们 都知道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发生虽然矛头指向了杨国忠,其实是 地方军事势力强大的必然结果, “安史之乱”实质上起 源于地方的藩镇割据,而“安史之乱”之后又进一步加强 了地方的藩镇割据。 唐天宝十四年,时任掌管三镇范阳、平卢、河东的范 阳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属下唐朝军队及契丹、室韦共15万 人,号称20万大军,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 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拉开了长达8年的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节度使是一个什么官职呢?这里我们要交代一下,这个 官职在唐代拥有很大的权力,后文中的很多人物也都担任 过这个职务。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边境矛盾日益突出,为了防止 边境的少数民族进犯,李隆基大力扩充军需和防卫,设立 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人事任免和监察的权力 。唐玄宗时代共设立9个节度使和1个经略使,安禄山的范 阳节度使就是9个节度使之一。 可以看出,唐代的节度使享有军事、财政、人事和监 察等重大权力,这在今天来说可是集齐了政府和军队的所 有职权,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地方长官。这场持续8 年的内乱虽然在宝应二年平息,李唐王朝也重新执掌天下 ,但是它进一步巩固了藩镇的军事实力,进一步促进了藩 镇割据的形成,使得唐王朝中央对地方的领导能力大大受 挫,同时由于连年内战,人口削减、田地损坏,农业生产 极大下降。所以说,“安史之乱”成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分 界点。 “安史之乱”虽然没有撼动李家王朝的统治地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