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第2版全新增订)
ISBN: 9787550285408
刘称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亲子关系培训师。2013年被评为“中国榜样家长”,2014年其家庭被评为中国首届“书香之家”,2015年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15年被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作家”。 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理念,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培养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2011年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目前女儿已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公派到享有美国“南方哈佛”美誉的范德堡大学继续深造。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想去上学,这到底是一个问 题,还是一种选择?值得我们去思索。家长们可能需 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探索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然后再看看能用怎样的方式 去支持孩子,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这两年我接到的个案和带领的工作坊中,初高中 孩子的家长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一部分家长遇到的 问题是:孩子不愿意上学,经常逃学或者待在家里不 去学校。经过疏导,有的孩子会回到学校顺利完成学 业,有的则不愿意再回到学校,宁愿在家里做自己喜 欢的事情。 在接待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我有时候会回忆起自 己小时候的情景。当年,我和村里同龄的小伙伴上初 中,要跑到离家10里的学校去。因为路途遥远,早晨 得早早起床,背着干粮往学校赶,下午放学回家又要 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冬天白昼短,常常是披星戴月地 上下学,加上寒冷,求学变成了一件异常辛苦的事情 。没多久,小伙伴们就纷纷不愿意去学校了,唯独我 对上学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一早 我都会背着书包,挨家挨户去祈求小伙伴一起上学。 起初只有几个女生辍学,我还可以和男生做伴,到后 来男生也都不愿意早起了。我一个人不敢走那么长的 路,只好住到离学校近的姐姐家里,断断续续地读了 一年初一。如今想起来,学了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内心留下的是当时深深的孤独和无奈。幸运的是, 在姐夫的建议下,第二年我又考了一次初中,考进了 县城的初中,才一步一步把学业完成。而我的那些小 姐妹则在农村待了几年,20岁左右就嫁人生子了。 我知道,现在家乡的条件比我小时候好了很多, 但很多女孩子还是一到初中就选择辍学,除了因为远 距离就学,还有些孩子是因为父母在城里打工,不愿 意在家乡做留守儿童。唯一和以前有所不同的是,现 在的年轻人也可以选择去城市生活,而不是在村里等 待婚嫁。 对于孩子不上学这件事,农村的家长很坦然,他 们会自然接受:不去就不去,回家还可以帮忙家里做 点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对孩子来说,由于资源有限而 不得不早早中断学业,甚是可惜。这可能也是导致高 校里农村孩子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吧!我常常想,许 多有天分的农村孩子就这样早早辍学,给社会带来了 不小的损失。这些孩子不去上学,不单是个人和家庭 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原本十几岁的孩子就应 该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里,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生 活技能,现在却早早进入社会,在遭遇困难、诱惑的 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置,有的孩子或许受到了伤害,有 的则走上了犯罪道路,给社会造成危害。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