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6.70
折扣购买: 名著导读12讲——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手册
ISBN: 9787301345702
文贵良,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学汉语与现代文学、文学话语与现代文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
后 记 2020年,我主持的课题“教育部推荐必读书目·整本书导读(7—9年级)”获得上海普通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年度重点项目立项。课题组成员非常给力,课题按时结项。这个课题的最初设想,就是通过完成教育部推荐的必读书目的整本书导读,引导初中教师以及中小学生接受中外文学经典,推动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深化;实现高校科研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合作,推动高校科研为基础教育和社会文教服务。 最初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如下: 文贵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项目负责人 吴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撰写《朝花夕拾》导读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撰写《西行漫记》导读 詹玲,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撰写《海底两万里》导读 竺洪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撰写《西游记》导读 刘晓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撰写《水浒传》导读 凤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撰写《骆驼祥子》导读 王冉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撰写《儒林外史》导读 杜心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撰写《简·爱》导读 田全金,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撰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孙尧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撰写《昆虫记》导读 文贵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撰写《艾青诗选》《傅雷家书》导读 课题组成员中,吴俊、贺桂梅、詹玲、凤媛、孙尧天五位学者和我自己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竺洪波、刘晓军和王冉冉三位学者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杜心源和田全金两位学者从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课题组成员都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专家,撰写相应作品的整本书导读,是非常合适的。我自己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我非常喜欢艾青的诗歌,记得20世纪80年代就买过一本白色封面的《艾青诗歌》。《傅雷家书》的导读,本来也是我准备独自撰写的。我曾经参与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学大师课”,其中一课就是讲《傅雷家书》。后来我因为事情很多,怕来不及完成课题,就邀请了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钱江涵一起来完成《傅雷家书》的导读。钱江涵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硕士,我担任她的指导教师。她硕博连读,在读书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一年。她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女师大风潮”中的论争话语研究(1924—1926)》,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老师曾给予一致好评。她因为对家乡工艺情有独钟,毕业后毅然回家乡发展。 2021年4月24日,我与周志刚兄在我们学校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开心。得知志刚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很自然就聊到了我主持的这个整部书导读项目,顺便问了一句北大出版社这样的名社是否有兴趣。他说,他一直在负责编辑这方面的书稿。这就可见我孤陋寡闻了。志刚兄很热心,愿意看看书稿。之后的进展非常顺利,在志刚兄的大力推荐下,很快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志刚兄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许多同道中人的帮助。上海普通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谭帆主任、王意如副主任、徐默凡副主任曾对课题立项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课题立项后的开题讨论上,陈思和教授、殷秀德特级教师、倪文尖教授等学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课题组成员大多在自己有独立课题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了各自承担的导读篇目。在此,非常感谢诸位学者的支持与帮助! 文贵良 2023年7月17日 “整本书阅读”是当今语文教改的重要趋势。《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并贯穿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已将若干经典(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列入中考和高考语文的考试范围。本书针对中学生“想读经典但又不得其法”的现实处境,邀约华东师大、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12位知名学者对教育部推荐的12种初中生必读书目(《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傅雷家书》《艾青诗选》《西行漫记》《海底两万里》《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昆虫记》)进行生动、通透的“整本书导读”,引导中学语文教师、师范生以及中学生接受中外文学经典,推动语文课外阅读的深化,且有效解决整本书阅读与应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通过对12部文学经典的细读,本书也有助于文学爱好者领悟文学鉴赏的技巧,提升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