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数字经济及其治理
ISBN: 9787500172994
杨燕青,学术研究者/智库研究者,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和学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在宏观金融、全球治理、数字经济、AI战略与治理等领域有长期积累和积极研究,所领导的智库机构入选上海市(首批)重点智库,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主编和推动多项省部级课题和有影响力的深度研究,出版中英文著述几十种,近期研究重点为人工智能和创新经济学。她曾为媒体人,一线对话全球百余位央行行长、财政部部长、政府要员、商界领袖、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等;创立和主持多个高端财经对话电视节目,作为发言者和主持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WE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博鳌亚洲论坛(BFA)、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等国内外顶级论坛。 葛劲峰,宏观经济研究者,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并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他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为宏观金融、经济增长、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的宏观经济学,善于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DSGE )模型,目前专注于使用微观大数据和AI方法研究有关创新与增长、数字经济、央行数字货币等新议题。他曾在《中国经济评论》《世界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马绍之,毕业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拥有统计学、应用数学双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具有多年宏观经济和政策研究经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和全国性重要课题研究。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 迅速发展及其与实体经济的 深度融合,20世纪后期兴起 的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等 概念逐渐演化为如今人们耳 熟能详的概念——数字经济 (Digital Economy)。 数字经济表现为数字化 (Digitization)与信息技术 应用场景的快速扩张,数字 技术快速从数字产业外溢, 在加快传统部门数字化的同 时,不断产生新的商业组织 形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 式。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 开始真正落地,其概念和特 征也日益清晰。 本章从数字经济的概念 出发,梳理了数字经济统计 和核算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并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数字 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和比较 。 第一节 数字经济概念演 进 一、数字经济内涵及定 义 “数字经济”一词最早于 1996年由唐·塔斯考特 (Don Tapscott)提出,他 认为,数字经济描述的是一 个广泛运用信息通信技术( ICT)的经济系统,包含基 础设施(高速互联网接人、 计算能力与安全服务)、电 子商务(在前端与后端大幅 利用ICT的商业模式)以及 运用ICT的交易模式,包括 企业对企业(B2B)、企业 对消费者(B2C)和消费者 对消费者(C2C)。 1997年5月,日本通产省 (于2001年改组为经济产 业省)开始使用“数字经济” 这一名词,其认为数字经济 是需要具备以下四种特征的 经济业态:一是在没有人员 、物体和资金转移的基础上 能够实现非物理移动型经济 ;二是合同签署、价值转移 1、分析全面、见解独到:本书从数字经济的概念出发,梳理了数字经济统计和核算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和比较。从案例和数据着手,从而进行全局性的分析总结,指出了全球数字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2、前沿性:本书在数字经济核算和国际比较分析方面的探索具有前沿性,翔实而专业的资料和数据,可以为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参考。 4、作者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经济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对数字经济的若干重要议题的探讨专业且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