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逐梦传奇(广汽二十年)
ISBN: 9787218118338
考验远没有结束。 从广州本田成立到国产化40%,中央政府给广州 本田的期限是18个月,而按照国家惯例和当时国内汽 车厂家的实际经验,一般需要36个月才能达到。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广州本田自我加压,又把18 个月压至15个月。 由常规的36个月压成15个月,时间压缩了超过一 半,对新成立的广州本田来讲,是开业之后的又一个 严峻考验。陆志峰感慨地说:“国产化是对广州本田 生死攸关的项目,国产化进度令人揪心揪肺。” 陆志峰说的“生死攸关”,不仅仅指时间紧,更 指技术难度大。国内多种合资车的经历证明,进口车 一旦实行国产化,质量往往就下降。这给中国消费者 的心里留下极大的阴影。 门胁轰二响亮地提出:我们一定要打破这个所谓 的“规律”,国产化的广州本田雅阁轿车,品质不但 不能比进口车低,甚至不能持平,而且还要比别的海 外本田车做得更好。“国产件质量如果达不到这个标 准,我们宁可不投产”。 忆起当初,陆志峰感叹道:“要在15个月就完成 当时国内厂家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的国产化目标,而 且我们引进的车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要求水平 是最高的,国产化转化时间是最短的,难度可想而知 。” 40%国产化能否完成,对刚刚成立的广州本田来 说,确实“生死攸关”。原来,为了保证在改造期间 的运转,打通国产化,经国家计委、机械工业部、海 关总署、财政部联合批准,广州本田按优惠的关税进 口了500套SKD和8000套CKD散件(第一批3000套,第 二批追加5000套)。但是,如果在1999年12月前广州 本田不能实现40%的国产化率的话,广州本田必须补 缴被减免的8亿元关税。 8亿元对刚刚成立的广州本田来说,可是一笔天 文数字。 原财政部税政司司长张宝竹,既是政策的制定者 ,也是广州本田的见证人。 张宝竹谈道,为了加大促进国产化,促进我们国 内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力度,1992年国家批转海关 总署文件,允许企业起步阶段按优惠税率进口一定的 CKD散件。但当时有一个要求,也是政策上的一大创 新,就是把国产化与轿车进口税收的优惠政策挂钩。 “就是说你的国产化率高,进口的零部件适用的 税率就低;国产化率低,那么进口零部件适用的税率 就高。而且规定每两年必须跳一个台阶,40%两年后 就必须跳到60%,再两年后就必须跳到80%。给你这 么一个时间上的限制和国产化的要求。如果你做不到 这一点,就取消你的税收优惠,当时有这么一个政策 ”。 张宝竹回忆说:“广州本田申请cKD散件的报告 到我们这儿以后,我们经过研究,报给国务院。给国 务院的报告要求广州本田从投产之日起就必须达到40 %的国产化,也就是说本田来了,要把你的零部件技 术带来,我们要引进技术。如果做到了,国家允许优 惠税率进口一定数量的散件,用于打通生产线,以及 为国产化的零件作试验。到底进多少数量呢?当时我 们给国务院的报告是:请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当时的 机械工业部汽车司)与有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研究确 定。后来5000辆的数量是他们研究出来的,原则是我 们报国务院以后,国务院批的。我们下文也都是这么 要求的。如果做不到,要把已经减免的税收收回来。 ” 当时,国家给广州本田进口散件关税按50%,计 算,如果规定时间内达不到40%的国产化要求,就要 取消这种优惠,按进口整车的关税算,当时小汽车进 口关税是180%。张宝竹坦言,对广州本田来说,压 力确实不小。 1999年11月26日,广州本田雅阁车2.3VTi经过 国家机械工业局技术审查组和海关总署核定组的鉴定 ,国产化率45.38%。 海关总署关税司副司长刘石桥评价:“广州本田 能顺利达到国产化40%,发展得这么好,因为有三个 一流:一流的产品,一流的速度,一流的人才。” 通过国家40%国产化验收,度过生死之劫,广州 本田终于松了一口气。 知道内情的清楚,为了这一步,广州人付出了比 别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 P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