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胜过高智商(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妙方)

高情商胜过高智商(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妙方)
作者: 赵霞莉
出版社: 湖南少儿
原售价: 22.80
折扣价: 17.10
折扣购买: 高情商胜过高智商(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妙方)
ISBN: 978753586305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杨修是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以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灵巧机智而著称 。刚开始,曹操十分赏识他的才华,于是封他做了主簿,管理典领文书等事 务。不过,杨修在任职期间恃才放旷,四处卖弄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引来 了曹操的厌恶。关于杨修炫耀才华、揣摩曹操心意的典故,最著名的有以下 几件: 有一次,曹操命人修筑了一座后花园。花园建成后,曹操前去参观。转 了一圈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造 花园的工匠们不明白曹操的意思,于是就去请教杨修。杨修笑着说:“门内 写个‘活’字,便是‘阔’。丞相是嫌那道园门太宽了。”工匠们听完后茅 塞顿开,立即返回到园中重建园门。完工后,他们又请曹操来参观。曹操看 了重建的园门后大喜,便问左右:“是谁猜透了我的心意?”工匠们说:“ 多亏了主簿杨修。”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聪明,实际上已经开始忌讳他了。 还有一回,有人献给曹操一盒美味的酥饼。曹操尝了一口后,突然提笔 在礼盒上竖着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饼放在案头便离开了。屋里 的文武百官面对这三个字是百思不得其解,纷纷站着不敢妄动。这时,杨修 走到了案头,看见礼盒上“一合酥”三个字后,便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酥 饼递给了大臣们。大臣们疑惑地问:“我们怎能吃丞相的酥饼?”杨修却说 :“是丞相在盒子上写的‘一人一口酥’嘛。”大臣们恍然大悟,把酥饼给 分吃了,还纷纷称赞杨修机智聪明。曹操进屋看见这情景后,问道:“你们 为何吃我的酥饼?”杨修从容地上前回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 。您让我们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抗命令?”曹操见他又识破了自己 的心意,顿时变了脸色,从心底对他产生了厌恶之情。不过,曹操表面上依 旧赞他“说得好,吃得对”。杨修见自己屡次获得丞相的赞扬,更加不知收 敛、得意忘形了。他开始把自己的心智用在琢磨曹操的言行上,处处卖弄自 己的聪明。 曹操生性多疑,生怕有人在他睡觉的时候刺杀他。于是,他常跟左右侍 从和文武百官说:“我在梦中好杀人。在我睡觉时,你们千万别靠近我。” 有一天,曹操在睡觉的时候故意让被子滑落在地。他的贴身侍从见后,慌忙 上前为他盖被子。曹操即刻坐了起来,拔剑把他杀了,然后又躺下继续睡觉 。睡醒后,曹操假装惊讶地问道:“是谁杀了我的贴身侍从?”大家如实相 告。曹操痛哭了一阵后,便下令将那位侍从厚葬。此后,大家都以为曹操真 会在梦中杀人。而杨修又一次识破了他的意图,在即将举办葬礼时指着侍从 的尸体叹息:“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曹操听闻后,对杨修更加 厌恶了。 杨修最后一次卖弄聪明是在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刘备的时候。那时,曹操 多次攻打蜀军,都没能得胜。若是长期拖延,恐怕会耗费钱粮,挫伤士气; 若撤兵回朝,恐怕会遭人耻笑。正值曹操犹豫不决之际,厨子端了碗鸡汤进 来呈给他。曹操看着碗里的鸡肋,顿时伤感万分,觉得眼下的战事就像鸡肋 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时,夏侯悖将军进入了军帐,向曹操请示 夜间号令。曹操叹了口气,随口说:“鸡肋。”于是,夏侯悖传令众人.都 称“鸡肋”。杨修得知今晚的号令是“鸡肋”,便立刻让将士们收拾行装, 准备回程。夏侯悖听闻这件事后,慌忙召见杨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 回答说:“从今晚的号令便可看出,魏王不久后便要退兵了。鸡肋,食之无 味,弃之可惜。面对现在这局势,魏王一定在想,进不能胜,退怕人笑。留 在这里有什么益处呢?不如早日回去。明天一早,魏王必定下令班师回朝。 我让大家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走时出现混乱。”夏侯悖听后觉得有理,说: “您可真明白魏王的心事啊!”于是自己也开始收拾行装。这一夜,全军上 下都在忙着准备归程事宜。曹操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叱喝杨修:“我并 没下令撤军,你怎么敢如此大胆?”杨修从容地以鸡肋的含意对答。曹操听 后怒不可遏:“你竟然乱我军心!”他早就厌恶杨修的自作聪明了,现在正 好借着扰乱军心的罪名,下令刀斧手将他推出帐外,就地斩首。 杨修就这么结束了自己“聪明”的一生。 杨修的才学无疑是超群的。无论在分析局势还是揣摩领导的心意方面, 他都表现得相当准确、迅速。可是,他却犯了人际关系的大忌:自恃聪明、 卖弄本事,多次自作主张,导致与领导曹操的关系破裂。 不明白如何与领导和谐相处——从这点来看,杨修实在是一个情商极低 的人。他所担任的主簿一职,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客观地说,杨修虽才华出 众,但却缺乏情商,不具备秘书的素质。秘书一职对人的情商要求是很高的 ,而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是情商要求的重中之重。秘书应当重视的一件事, 便是与领导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妥善地表现自己的才智而不得罪领导。 杨修却恰恰不知这一点。他忽视领导的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才华的机 会;遇事就炫耀聪明,只顾着自己出风头。若一个秘书获得的虚名比领导还 多,他怎么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呢?杨修若了解情商的重要性,懂得韬光养晦 ,给领导留面子,便不会时刻将曹操的心意公之于众借以炫耀自己的才智, 而落得个被斩首的下场。 学会察言观色是提高情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仔细推敲, 杨修并不算是个聪明的人。这里所说的聪明,是指一个人的情商智慧。首先 ,杨修在曹操手下做事多年,理应对曹操多疑、好面子这些习性深有了解。 可是,每当他点破曹操的用意后,并未留意到曹操的脸色变化,反而沉浸在 一展才华的喜悦中无法自拔,最终惹来了杀身之祸。其次,他洞察曹操在退 兵前的心态,却依旧不顾曹操的满脸犹豫,以自己的意志代替领导的意志, 鼓动士兵们作好撤军准备。所以,杨修不懂察言观色,难以压制自己的炫耀 欲,多次抢了领导的风头,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范例。 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分寸也是修炼情商的必要手段。杨修被杀,在很大程 度上是由嘴巴惹的祸。他多次揣摩曹操的意图,并不分场合地把这些机密泄 露出去。尤其是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杨修不顾领导因战争失利而忧心忡忡 ,反而自作主张,在军中散布退兵的言论,使得军心涣散。从这一点来看, 曹操以“泄密罪”杀他也不为过。在特定时刻,即使你已洞察全局,也该学 会谨慎而言,懂得沉默是金。 其实,聪明是一个人的优点,能领会他人心意的人更是难得的人才。一 个人洞悉他人的心意后,最终到底会获得赞赏,还是让对方心生厌恶,便全 看他的情商了。杨修若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猜透曹操的意图后不急于 表现,而是适当地与他沟通,向他请示,或等曹操自己揭开谜底,恐怕就不 至于惹祸致死了吧?像杨修这样高智商的人都因缺乏情商而受挫送命,可见 ,行事、做人都需具备一定的情商智慧,才能事有所成,受人赏识。P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