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3.40
折扣购买: 医者 大医精诚
ISBN: 9787571321338
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中心《医者》栏目组
精彩书摘: 生命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2020 年 9 月 8 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人民英雄”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步履蹒跚地走入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时,观看直播的人们不禁肃然起敬。而有着“铁人院长”之称的张定宇,此刻竟有一些紧张。 他说:“我担心在总书记和人民面前,腿走不稳,会摔跤。”想起武汉封城的 76 个日日夜夜,张定宇百感交集,最后却只化作简短 的一句话:“总书记,我们胜利了。” 导语 “战疫”打响:身处风暴之眼 张定宇,2013 年 12 月调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 年后他的名字于一夜之间人尽皆知,一位身患渐冻症的院长,率领着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正面交手。 时间退回到 2019 年 12 月 27 日,那一天张定宇接到一条消息,同济医院要求往金银潭医院转诊一位患者,他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从这么大的医院往这么小的专科医院转诊,多半是有什么问题。 虽然这位患者因为家属不同意最终没有转诊成功,但出于从业多年的职业敏感,张定宇仍有些惴惴不安。到了 2019 年 12 月 29 日下午,他接到湖北省疾控中心的电话:新华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现7 位奇怪的发热患者,要求金银潭医院的专家会诊。张定宇马上安排黄朝林副院长亲自带队前往,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往金银潭医院转诊。 张定宇再三叮嘱务必出动专用负压救护车,所有人都实施最高级别的三级防护,严格按转诊流程操作。传染病医院的员工有着很强的职业警惕性,对他们而言,这种级别的防护就是一种日常标准。 隔天查房时,张定宇得知这批患者的咽拭子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已知病原微生物均为阴性,这就意味着病原体无法确定。他当下果断决定:统统做肺泡灌洗!如此采集到了7个宝贵的样本。张定宇事后回忆说:“我觉得给患者做肺泡灌洗是早期我们做得最对的一件事。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常规的动作,但是如果没做这个动作,我就‘漏球’了。” 很快,引发这次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体被确认。由此,终将被记录在人类历史上的第七种冠状病毒以一个惊叹号的方式登场了。 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同时也是一所可能连大多数武汉人都会感到有些陌生的医院。这座九省通衢、人口数过千万的城市,近些年来未受到过重大疫情的打击。非典时期建成的武汉武钢二院传染病大楼已经换作它用,只剩金银潭医院和武汉肺科医院两家传染病医院。然而,疫情就是如此,在你松懈的时候,在你薄弱的地方,突然出手。于是,金银潭医院成了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先打响的地方,也是离炮火最近的地方。 2020 年 1 月 10 日前后,这位老练的院长还有信心能够很快将疫情扑灭,他跟大家说认真地把事情做好,做好了以后就可以安安心心18地过春节。没想到,随后患者的数量竟然呈爆发式增长,张定宇意识到:考验来了,必须要战斗到底了!于是这个脸庞黝黑的武汉男人,跛着脚,奔走在一线并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应对,我们已经站在了风暴之眼,我们一定要把疫情压下去,保卫武汉!” 鏖战到底:在困局中突围 2020 年 1 月 20 日,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现象首次被确认,疫情升级。1 月 21 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治办法,要求武汉每两小时上报一次疫情。此时,武汉市各大医院已人满为患,发热门诊几乎陷入瘫 痪状态。 患者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金银潭医院,打击如风暴般迅猛而惨烈。 因正值呼吸道疾病和常见传染病高发期,金银潭医院几乎每个病区都被患者占据,床位吃紧。非常时期,张定宇决定以楼面为单位规整、清退原有患者。好在金银潭医院作为传染病医院,比普通综合医院对传染病有着先天的直觉,再加上充分的思想动员,清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每一 次前一个楼面还没住满,大家就马上着手准备规整下一个楼面,“往往是刚准备好,一个楼面就‘哗’一下满了”。 疫情的阴影加速落下,以往的经验派不上用场,张定宇愈发意识到对手的强大:“早期很恐怖的时候是什么情形 ! 插管一个死掉一个,没一个活着回来。当医生当到这个份上,什么感觉?很沮丧,很恐怖!” 内忧、外患的困局同时上演,张定宇无意中和妻子说起很多患者有气短的表现,妻子插了一句嘴,说她也有点儿气短,不舒服。张定宇坦言当时略有一丝不快,正在说患者的事呢,妻子怎么还跟着掺和? 不过也就三五秒的时间,他突然意识到,不会真有什么问题吧? 第二天,妻子的 CT 结果出来了,肺上有两片云雾状的改变,核酸检测为阳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开车去看望妻子的路上,张定宇难掩泪水,他知道这个病有多凶险,他不知道妻子到时候会不会也滑向这个深渊…… 然而,就在张定宇得知妻子染病的同一天,又一个坏消息传来,由于对病毒的恐惧,金银潭医院近一半的卫生员突然辞职。张定宇只得动员金银潭医院所有的行政后勤干部职工将卫生员的工作全部承担下来。 紧接着,院内感染发生了,护士被感染,护士长崩溃大哭,几十个人被隔离,这对本来就人手严重短缺的金银潭医院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也正是在这最焦灼的时候,张定宇的一个重要工作伙伴、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被查出核酸检测为阳性。之后,黄朝林的病情一路急转直下,高烧、气喘,迅速转向重症,CT 显示双肺出现典型的磨玻璃样阴影,血氧饱和度不到 93%,需要高流量吸氧才能维持。对张定宇来说,和他共同迎战的黄朝林不仅是搭档,更是兄弟,他一 边安慰黄朝林“工作这么辛苦,趁这个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一边默默将所有的工作扛到自己肩上。 如今回忆起来,张定宇感慨地说:“那段时间,整个金银潭医院从上到下都干得很苦。”几乎每两天就得开辟一层新病区,每个人都绷紧了弦。医院从一个病区,到一栋楼,再到三栋楼;护士从两小时交接班一次,延长到四五个小时一次;医生恨不能有三头六臂,所有人的工作量都飙升了数倍,完全没有喘息的时间。那种扑面而来的紧迫感,令人窒息,也让人完全无法设想未来,只能相互鼓励,彼此支撑,熬过一天是一天。 2020 年 1 月 24 日是除夕,这是中国人自己的迎新之夜。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没有了守岁的温暖。此时,金银潭医院已经超负荷运转数天,所有的病床全部收满。好消息是,就在这天晚上,张定宇收到紧急通知,解放军援鄂医疗队和上海医疗队将陆续空降武汉,驰援金银潭医院。这无异于天降神兵!张定宇激动不已,他立刻召集人马,为即将进驻的医疗队能最快投入战斗做足充分准备。 那天晚上,伴随着一深一浅的脚步,张定宇走到台前鞠躬致谢,他对前来驰援的医疗队战友说:“你们放弃了新年的合家团圆,不畏牺牲地来到疫情风暴的中心,我们感谢你们,武汉感谢你们,武汉人民会张开双臂给你们热情的拥抱,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也会给你们一个巨大的拥抱,谢谢你们!” 金银潭医院能顶住“风暴”,在不断加码的困局中顽强突围,挺到驰援的最后一刻,为其他医院提供经验,并非偶然,正是张定宇率领全院上下拼尽全力、分秒必争、逆向而行的结果。 据统计,疫情期间,张定宇带领金银潭医院的“白衣战士”们,共救治了 2800 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英雄,不过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人类与病毒之战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而冲在最前面的战士,永远是医者。当岁月静好,他们不过是最平凡的人,或许一辈子默默无闻;当疫情来临,他们没想过要做英雄,却不自觉地冲向了第一线——英雄,不过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史铁生曾说:“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面对身体的残缺,他们选择了向生命的极致掘进——既然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那就竭力去延展生命的宽度。 很难想象,这位嗓门大、性子急、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铁人院长,当年选择学医,竟然只是源于“照顾长期生病的母亲”这么一个朴素的愿望。 张定宇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患有支气管扩张症,动脉出血时会咯血。他看到这样的情形,便暗下决心要想办法减轻妈妈的痛苦。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支撑着张定宇走上从医之路,并且几十年来初心不改。 更鲜为人知的是,张定宇有一个哥哥,兄弟俩感情非常好。他说哥哥长得很帅,像央视的主持人罗京。但在 24 岁那年,哥哥因罹患一种叫作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病去世了。当时张定宇还在念大学,哥哥的去世让他倍受打击,母亲到现在,都无法提及此事。于是,张定宇这辈子,跟传染病较上了劲,纵使哥哥的生命已无法挽回,他也希望能在传染病领域帮助更多的人。 张定宇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还装着携手 28 载的妻子。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在得知妻子染病之时深深意识到,自己的余生不能少了她的存在。 媒体曾挖掘出张定宇写给妻子的 120 封情书,这些情书多写于他参加援外医疗队的两年时间里,其中 1998 年 2 月 14 日的这封情书是这样写的: 程琳,我亲爱的人,你好吗?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听法语磁带,不知怎么脑海中突然出现你和 我在汉口火车站分离的情景。 你站在站台上,孤零零地流眼泪。 我的爱人,我的心都碎了。 我怎么这么无能啊,怎么离开这么美丽的妻子,来到这遥远的 地方。 我真的有些不适应,太想你了,太想家了。 要是有你在一起,或许会好很多,很多。 我的爱人,我爱你。 张定宇曾经说过:“我这样奋力地工作,是因为我热爱生活。”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在面对肆虐的病毒时,拥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他也曾说:“武汉是一座很美丽的城市,我特别喜欢它,我会倾注自己的感情。” 星光璀璨,江河纵横,如今的武汉早已恢复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这座曾被全国人民惦念的城市,不会忘了一个叫张定宇的人。 ? “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 (屠呦呦) ? “我们一定要将疫情压下去,保卫武汉!”(张定宇) ? “我不一定治得好,但我一定好好治。 ”(郎景和) ? “我们一定会让你得到全世界最好的治疗,因为全世界最好的治疗就在我们这儿!”(郭卫) ? “我希望活得久一点,能救一个救一个。”(刘海鹰) ? “与其躺着生,不如站着死。”(朱学骏) …… 21个暖医故事,鲜活而滚烫 以人文之初心,向所有的精诚医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