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8.24
折扣购买: 教孩子提钱布局
ISBN: 9787121138102
章龄龄,美国田纳丁大学教育学系毕业,硕士。儿童教育专家,曾任台湾省中学、大学老师。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作品有《这样的孩子才会赢》、《每个孩子都要学习的48堂理财课》等。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对于钱的感觉与众多物品一样,是陌生而又 新奇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描绘出绚 丽的人生画面。如果父母的教育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对金钱的了解应该从几岁开始?有的人觉得孩子长大自然就会了 解了,这是错误的观念。 当父母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张钞票的时候,在孩子眼中,他们觉 得那个皮夹就像一个魔术包,里面总有取之不尽的纸片,可以换取 自己心爱的玩具或零食,这就是孩子与钱的初步接触和对钱的初步 认识。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钱是什么东西,因为这是培养孩 子理财习惯的最基本知识。 有的父母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接触金 钱,学习理财,会染上一身铜臭。因此,虽然给孩子买吃买穿,让 孩子上学,消费游玩,为孩子买保险,却不给孩子讲解钱的用途。 有的父母则是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认为孩子过早接触 钱会染上好吃懒做、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气。他们觉得孩子不懂得花钱 更好。 还有的父母刚好相反,直接对孩子说钱是如何如何地好,放手让孩子 花钱,他们认为只有会花钱的人才能赚钱。 以上这些父母的看法与做法有一个共同点——出发点都是想让自己的 孩子好。然而这些做法对孩子没有多少好处。 父母们都承认钱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可是天真无邪的孩 子并不知道,孩子对于钱的感觉与众多物品一样,是陌生而又新奇 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描绘出绚丽的 人生画面。如果父母的教育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你的孩子对钱了解多少?这是每个父母应该重视的问题。 孩子在3岁以后就可以学着认识纸币和硬币了,从认识1元(如 无特殊说明,本书所涉及的货币单位均为新台币,后文不再单独说 明)开始。认识钱币不只是让孩子说得出钱币的面值,主要是让孩 子知道钱币的实际价值。 如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去投币箱投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 购买雪糕,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不同品牌的雪糕价格也有所差别;去 儿童乐园玩时,也让孩子知道50元可以玩哪几项游乐项目……通过 这样的行动,孩子自然就会对金钱有一定的了解。 家长还可以把各种大小不同、面值不等的钱币摆在孩子面前, 逐一让他们知道,这是多少钱,那是多少钱,上面的图案是什么, 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故事。 待孩子熟悉了1元、5元钱之后,就可以接着教他认识10元、50 元,或者100元。总之,应根据孩子对钱币实际认识的多少来确定教 学的深浅度。 钱是爸爸妈妈通过劳动换来的,对这个道理,不光要说,还要让孩子 理解。 如有时孩子不愿父母早起,或者缠着父母不让离开时,可以 说:“爸爸妈妈不上班,工作完不成,就没有薪水。没有薪水就不 能买吃的,不能买玩具了。”孩子虽然搞不懂其中的道理,却能知 道上班与得到钱有关系,知道上班劳动(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有机会的时候,让孩子看看成人怎么劳动,怎么制造出产品, 怎么出售产品,怎么将产品变成钱。再跟孩子讲讲,这些钱又是怎 么分配给所有参加劳动的人的。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不容易的,劳动 过程中还要靠大家齐心合作。 在认识钱币的过程中,孩子已经明白了钱与购物之间的关系。 正确地说,钱的作用在于通过购物、缴费等活动达到其他目的,如 购买吃穿物品,使人可以生存;用钱缴学费,可以上学接受教育, 从而获得知识,得以发展;花钱娱乐,能让我们在体育、休闲中健 康发展;通过捐款助人,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自然不能奢望幼儿完全理解金钱的作用,但在孩子认识金 钱的时候,要注意让孩子树立起“钱是有用的,但钱不是万能的” 意识。这是教给孩子如何选择、如何做出正确决定的依据。 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初步懂得如何合理地消费,并学习如何 选择。如要外出游玩时,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乘车还是徒步前往。 徒步时,途中一边欣赏风景,认识各种花草树木,一边说说唱 唱,或玩玩成语接龙、说反义词等游戏,让孩子体会徒步的乐趣。事 后再与孩子算笔账,通过步行,省了多少车钱,可以转做什么用途。 同样,去儿童游乐场改为去野外爬山;去肯德基吃炸鸡改为买 烤番薯、煮玉米当午饭;去饭店过生日改为去农村小朋友家玩。尽 量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金钱,但生活中的许多乐趣并不是 都能用金钱来换。 测试你的孩子对钱了解多少,才能正面引导孩子认识金钱, 了解金钱的来龙去脉,这对于培养孩子客观对待金钱的态度是极 其重要的。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