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散文(难得明白名家散文典藏)

王蒙散文(难得明白名家散文典藏)
作者: 王蒙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王蒙散文(难得明白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3941291

作者简介

王蒙,生于1934年,曾任国家文化部部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14岁入党,19岁发表处女作《青春万岁》,至今一版再版,经久耐读。22岁发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后因该小说而被错划为右派。其《活动变人形》《我的人生哲学》《红楼启示录》《青狐》《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中国天机》等作品深受好评,长销不衰。

内容简介

当然,在欧洲旅行的时候,你到处都会看到教堂 ,看到圣母和耶 稣的画像、雕像,看到早已经成为信仰与终极关怀的 象征的十字架。 教堂的气氛永远是肃穆、安详的,圣像的情致永远是 高贵、清洁的,进 出教堂的人们的表情永远是虔诚、良善的,而教士们 的仪表永远是慈 祥、谦逊的。也许这样的教堂对于极其世俗化物欲化 的生活是一个 很好的补充和调节,如果没有这样的教堂,会不会增 多许多罪犯与疯 子呢? 教堂的主要英雄是耶稣,耶稣由于被钉在了十字 架上而至今令 人感动不已。一九九四年我在当时旅居美国的儿子那 里,听到过一个 教士复活节上门讲道。他用夸张的与浑厚的声音问道 :“耶稣是为了 谁死的?”然后他扫视了一下众人,大喝一声:“为 了你!为了我!为了 他!为了她!为了我们大家!”然后他开始募捐,他 说是他要到捷克与 斯洛伐克去,拯救那边的人众的灵魂。 各教堂里的耶稣像中有他在马厩里诞生的场面, 有在圣母怀里 的场面,有到处传教与呈现奇迹的故事场面,有“最 后的晚餐”等等。 但更多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钉在十字架上的图景:残酷 ,痛苦,悲哀,升 华,超凡人圣。这里,被残忍地钉死的耶稣的神态是 非人间非世俗的, 他的脸面有一种平静和超脱的凝结,他的身体有一种 伸展和奉献的 大度,他的胡须有一种化解和顺通的引导。耶稣的样 子与其说是一个 被屠杀者受毒刑者,不如说是一个拯救者升腾者。我 们现在常常讲什 么超越自我,耶稣的形象是典型的超越自我的形象。 那里具有的是拯 救的使命与怜悯,回归天父那边去的安宁与自然,是 一种拯救世人的 必然、伟大牺牲的广阔与挚爱,是求仁得仁、足慰吾 生、得其所终的最 后的归宿。耶稣在被钉上了十字架以后,便上升到了 永恒的天国,便 离开了尘凡,进入了另一个境界。这样的十字架上的 耶稣总会吸引你 驻足皱眉,低头默哀,思索叹息,追寻基督教的奥秘 ,生与死的疑问, 十字架的内涵……哪怕你并非教徒也罢。无神也有生 死,有追问,有 战栗,也有盈眶的热泪。 然而,在柏林西部的著名大教堂里,你看到了另 一个耶稣,“他” 被孤悬在迎面的蓝色镶拼玻璃墙上,在一片靛蓝的幽 光映衬下,他低 垂着再没有任何力量号隋感,没有任何风息与波澜能 够发生的头颅; 树全静,风不起,他的身体松弛瘫痪,再没有任何痉 挛反射哪怕是本 能反应的遗迹,没有任何挣扎奋斗最后一搏或些微的 痛楚;十字架上 的耶稣在这里如同一个空荡的口袋,悬挂在万有已经 寂灭坏死的空 洞里。他表现为绝对的悲哀,故而不再悲哀,再不悲 哀;表现为对人类 的彻底失望,故而不再失望,再不失望;他表现为刺 身刺心的疼痛,故 而不再疼痛,再不疼痛。他没有神性,没有使命,没 有信念,没有博爱, 没有牧羊人对于羔羊的怜惜,没有拯救的责任与可能 ,没有复活的力 量,没有天国的憧憬慰安,没有献身的充实的悲剧感 ,没有天父的依 仗和盼头。总之,除了悲哀除了痛苦,除了失望除了 绝望,他已经什么 都没有,于是连失望绝望悲哀痛苦也已经蒸发净尽。 你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悲痛或不悲痛的耶稣。这是 一个被打倒了 的被战败了的被消灭了的耶稣。耶稣还有遗体,还有 躯壳,但已经没 有了前途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大愿(天主教用语,略同 誓言)没有了能 力。耶稣已经不是耶稣。那么,请问是哪一个撒旦把 耶稣毁成了这个 样子?可惜,耶稣的敌人不是魔鬼,不是犹大,不是 法利赛人,不是邪 教徒异教徒,而是人。 这样的耶稣是耶稣对人类的控诉,这样的耶稣是 耶稣对人类的 辞别文书。你无法不为这耶稣的痛苦而痛苦,你想到 人类的罪孽,人 类的不知自爱,人类的互相残杀,人类的贪欲、自我 膨胀、自欺欺人、 冥顽不灵、丑恶下流,人类自己制造了而且继续制造 着正在使自己灭 种使世界毁灭的奇灾大劫。你想到这个教堂是建造在 柏林,建造在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的战败国德国,建造在给人类带 来罪恶的屠杀 的法西斯的故乡,建造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里。它 理应是这样,它 只能是这样!就在隔壁,是战争中毁于轰炸的原柏林 教堂遗址,德国 人正确地决定不拆迁也不修复这个遗址,他们称这个 残破的旧教堂 为“纪念教堂”,让它的断垣残壁,让它的硝烟留下 的黑色,让它的尸 体的气息永远矗立在新教堂毗邻。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