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语文阅读推荐丛书
ISBN: 9787020170555
刘先平,中国作协名誉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作协常务副主席、编审。被誉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已出版50多部作品。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奖9项。2010年,他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纪念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
大漠在召唤 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文化学家……都说河流是民族的源流、文化的源流…… 没有高山,哪有河流?喜马拉雅、莽莽昆仑自西向东,奔祁连、岷山、秦岭,走大别山……如巨龙飞腾,风起雷动,江河奔流,繁育了众多的民族、多彩的文化,谱写出生命的华章! 追寻生命的奥妙,我们走向帕米尔高原。 2004年8月,在蒙蒙细雨中,我和君早到达了西宁。这是我在五年中第三次到青海。我是在探寻江河之源后,激发起了仰视大山神秘的渴望。 选择穿越柴达木盆地,翻越阿尔金山,沿昆仑山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至帕米尔高原,是我对于大漠呼唤的回应。 大漠,有着太多太多的神奇,蕴含着太多太多的奥妙,它是我跋涉途中无数起点的一个。 这次大漠之行,在我潜意识中是对童年、少年时代的追索。一提到柴达木,我的耳边总是响起《勘探队员之歌》,脑海中浮现出20世纪50年代,一群群年轻人高唱着“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走进柴达木探宝的景象。 它在我心灵上的巨大反响,或许正应了外婆常说的故事:在西方有座聚宝山,金银所垒,宝石遍地,但有恶魔把守。有位少年苦练本领,决心寻宝。他闯了九十九道关,斩杀了九十九个恶魔,终于将聚宝山变成了乡亲们的财富…… 人的童年,总是有个寻宝的美梦。 “柴达木”是蒙古语的音译,大多意译为“盐泽”,史料中也有译为“宽广”的。精通蒙古语的蒙古族兄弟也将其译为“一片浅缓倾斜的、有着鹅卵石的大漫坡”。在我穿越柴达木盆地之后,我感到这三种译法都异常形象地描绘了它的一个侧面。 盆地是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平原一望无边,坦坦荡荡;盆地总是有着悬念,看清它的欲望,能激发起探索的热情。 柴达木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在其西北有新疆的准噶尔、塔里木,在其东有四川盆地。我们对盆地的认识也有误区,认为盆地少、平原多。但据地理学家统计,我国盆地的面积大于平原的面积。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四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绕。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底部海拔为2600—3000米。盆地东西长800千米,南北最宽处为350千米,面积约25.5万平方千米(也有24万平方千米或25万平方千米之说),比罗马尼亚整个国家(23万多平方千米)还要大。古人曾说,“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的误区。 四川盆地是绿色的鱼米之乡,富庶、肥美,而西部的三个盆地,却是沙漠、戈壁。柴达木盆地内有名的盐湖有20多个,最为著名的是察尔汗盐湖,面积有4704.8平方千米。其盐的储量够全世界人食用2000年,或供中国人食用7000年。真是名副其实的“盐泽”。 盆地中有沙漠、巍峨的雪山、无边无际的草原、一川砾石的戈壁、星罗棋布的湖泊、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泥漠、盐漠……地貌多样,生态多样,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地质公园。 它是七彩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50多种矿藏,有30多种的储量位居全国的前十位,其中钾、钠、镁、锂的储量为全国第一。1983年在这里曾采到一块重达3500克的天然金块!这里有目前全国已知的最大的铅、锌矿——铁锡山。 最令我心动的是,柴达木还是高原动物野驴、野牦牛、麝、野骆驼等的乐园,是东西向的悠长的生物走廊——生命的走廊。 这里的原始人曾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这里是中国的彩陶故乡,是世界的艺术殿堂。 这里还是一条南迁的丝绸之路,即“羌中道”,更是鲜为人知的通向中亚、欧洲的香料之路。 传说,玉皇大帝失落了七彩藏宝图,落在昆仑山下…… 丛书资料 1.丛书效果图: 整体实拍图 整体效果图 整体实拍图 小学部分实拍图 初中部分实拍图 高中部分实拍图 2. 丛书推出背景: (1) 统编教材的使用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的语文教科书。高中统编语文教科书也将于不久的将来投入使用。所谓“统编版”教材,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也于此正式终结。 统编语文教材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先生任总主编,理念是更加注重“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 教材的最大特色,是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要求,勉励同学们养成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的习惯,文学名著、名作的阅读是重中之重。为此,教材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栏目,举例讲述阅读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统编教材的另一特色,是增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对于让中小学生铭记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最新版高中语文课标投入使用 2017年年底,最新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开始使用,与此同时,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仍在使用,两套新课标均强调学生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文学名著和名作的阅读,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 (3)中高考命题中突出名著阅读类题目的考查 如今多省市中高考加入名著阅读考查类题目,如北京市2018年高考考查名著包括《论语》《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7部;江苏省2018高考考查名著为《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茶馆》《哈姆莱特》《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家》等9部。目的是通过中高考考评,促进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技能,涵养人文精神,培育良好的价值观。 (4)为适应新的阅读形势和读者需求,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升级改版 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2001年改版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热烈欢迎。十几年来,秉承专业、严谨的作风,丛书吸取教育专家和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历经四次改版及修订。截至2017年3月底,累计发行量已达8000多万册,发行码洋突破15.5亿元,赢得了良好的读者口碑和渠道认可,成为出版界的传奇。 为配合国家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服务,我社在总结“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出版经验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名师,深入研读统编教材和两套新课程标准,并经认真讨论、广泛了解读者需求,推出了这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 3. 丛书特点 (1)书目全: 书目全,可一站式购齐教材和课标要求阅读的大部分图书:丛书书目大约150种,比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68种多了一倍余。均为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和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分小学、初中、高中三部分(三个学段以不同颜色区分。其中小学用红色,初中用橙色,高中用绿色)。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主要的文学经典,完全能满足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整个成长过程中的阅读需要。家长和师生可以通过一站式采购,配齐教材和课标要求阅读的大部分书目。 (2)重量级顾问团队: 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我们延请了多位重量级专家担任顾问,如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中语会理事长顾之川先生等。他们不仅在语文教育方面建树颇伟、见解颇深,有多位专家还参加了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新课标”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3)多种专有版权图书被收入书目: 丛书依托我社雄厚的作者资源和版本资源,书目中多种图书为其他出版社所无,如俞平伯、启功校注本《红楼梦》、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锺书《围城》、艾青《艾青诗选》、冯至《杜甫传》、徐光耀《小兵张嘎》、曲波《林海雪原》、杨绛译《堂吉诃德》、朱生豪译《哈姆莱特》、吴钧燮译《简 ?爱》、梅益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4)版本精: 各书版本均是我社经过多年积淀之后的定本,其编辑者、整理者、校注者、译者均为一流的专家学者,读者评价及口碑良好。个别新编选图书,在选目、底本选择、编辑校对等方面亦均投入了大量精力。我们力争为读者奉献靠得住、值得信赖的善本。 (5)各书均为完整、未删节版: 符合国家教育部门、教材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倡的读整本书、读原著、读一本书的完整版之精神。 丛书编辑过程中,教育部统编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给予了“去课程化”和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契约”的指导性意见,即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阅读感受,引导他们把阅读变成一种兴趣。因此,本丛书严格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的连续性,既不随意删改作品内容,也不破坏作品结构,随文安插干扰阅读的多余元素。 (6)高附加值: 大部分图书配有权威专家撰写的详细注释、名家所绘精美插图。 (7)“导读”和“知识链接”助力学生阅读和考试: 每书的卷首配导读文字,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作品成就与特点;卷末附知识链接,提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助力小中高考。 (8)颜值高: 此次改版,对书的整形象、书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书的颜值更高。开本由原来的大32开改为小16开,成品尺寸改为154mm×220mm。字号变大,行距更加舒朗,看着更舒服,更照顾学生的阅读实际,并有效保护视力。封面重新设计,颜色更明朗清新,风格更鲜丽活泼,更契合青少年读者的审美趣味。 (9)高性价比: 良心定价。四大名著只有几毛钱一个印张。在纸张上涨的情况下,这套书仍坚持低定价,力争为各位家长和学生经济上减负。品质优异,价格合理,是同类图书中的首选。 总而言之,“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不仅版本完善,注释详尽,译文准确,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且整体书感更棒,美誉度及性价比更高,加之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打下的良好的读者基础,及好的市场信誉和口碑,相信会得到大家更加热诚的欢迎,创造另一个新的销售奇迹。该套书也必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和家庭的必备藏书。 4.精良的版本——丛书的突出优势 我社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出版社之一,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六十多年来,人文社坚持“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不遗余力打造精品,成为文艺类图书和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 (1)仰赖于“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人民文学的图书产品涉及古今中外文学的各个领域,覆盖所有年龄层的各类读者。人文社的图书,不仅面广,而且品种齐全。无论纵的方面还是横的方面,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人文社的图书都有涉及,都有体现。我社集文艺社、古籍社、译文社的功能于一身。这使得人文社在文学这个专业版块上优势明显,几乎没有同类出版商可与之竞争。 (2)相比于很多出版社,我社具有先天优势,建国之初出版资源稀缺,使我们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聚拢了一批优秀的原创作品、翻译文本、古典选本。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专业方面无可替代的地位,很多著名作者都在我社出过书,很多著名专家学者都帮我社做过一些重要出版物的整理、注释、编校工作。很长一个时期,我社是作为一个出版机关存在的,而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我社的很多图书的出版整理,跟国家的文化导向密切相关,很多项目即为受国家所托整理出版。这一过程中,国家专门调集人力、调拨资金予以支持。《鲁迅全集》、《茅盾全集》、校注本《红楼梦》的出版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这样的情况现在恐怕很难再有,很难再有一个出版社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因此,这批版本才显得弥足珍贵,难以复制。 (3)现在的社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出版业也不例外。快节奏也成为出版业的常态。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好好打磨一本书。而“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中的多种图书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或80-90年代,那时候每年出书的品种较少,大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好好打磨一本书,相对来说,更容易制造精品。 (4)高频次的重印及再版,使我们有机会吸收各方意见,不断对图书进行修订打磨,使之逐渐完善,最后成为精品。 (5)专业的编辑和校对团队保证了书稿的编辑质量。我们坚持三审三校,力争把错误率降至最低。我社是现在仍拥有校对科的少数出版社之一。出版讲究的是工匠精神,慢工出细活,这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在努力实践。 (5)现在社会上很多同类书,粗制滥造,贻害无穷,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a. 版本来路可疑:外国文学没有翻译者,古典文学没有注释者。抄袭普遍。 b. 内容不完整:大量的改写改编,翻译质量堪忧。现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提倡学生读整本的书,读原著,读一本书的完整版,而不是删节版,这方面,这些同类书做得很不够。 c.没有专业的编辑把关: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门类,比如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有好多文艺社根本没有外语编辑,也没有古籍编辑,这样很难保证质量。图书出版事关重大,应该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专业事必须由专业人来做。 d.存在严重的编校质量问题:这些图书大多数存在着严重的编校质量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书甚至在封面上就存在着两三处错误,遑论正文。 这些同类书的劣势,正是我社“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的优势。拒绝粗制滥造体现的是人文社的担当和文化责任。 5.名家推荐: 经典名篇是人类思想智慧和审美感受的结晶,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中外经典的整理、译介和出版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值得信赖的品质,“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同样如此。 ——著名作家 王蒙 我这些年是提倡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的。要给孩子自由阅读的空间,也可以读些“闲书”,这样才能培养兴趣。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品种齐全、版本可靠、质量上乘,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温儒敏 作为专业的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书目完整而全面,在古典名著、外国作品的整理和译介上,也都采用了独家的大师底本,值得推荐!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统编语文教科书陆续使用后,文学阅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紧扣统编教材的内容,充分照顾到了学生拓展阅读的需要,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是一套理想的语文读本。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紧密对接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对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均大有裨益。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顾之川 这套书不仅有典范文本,还将“知识链接”与导读内容精心组合,为学生更充分、深刻地理解作品及做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提供了必要指引,是中小学生阅读经典的上佳之选。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 教育部教师司教师培训专家 苏立康 本书是大自然文学之父刘先平的代表作之一。此次收入我社“语文阅读推荐丛书”出版,目的是为中学生朋友课内外阅读提供可靠材料。本书是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上佳读本,版本完善,导读到位,编校精良: 1.本书为刘先平先生大自然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阅读此书,读者可以跟随刘先平父子进行一次无与伦比的生态之旅。一同领略祖国西部高山、湖泊的纯粹之美,一同欣赏高原植物的坚韧与热烈,一同聆听普氏原羚、麝、藏羚羊等珍稀动物的生命故事。阅读此书,有助于拉近读者和自然的距离,让读者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2. 本版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丰富翔实的“导读”,书后有精要到位的“知识链接”,可为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3.此次出版,我们对全书进行了重新校勘,版本上更加完善。 4.本书内文采用四色印刷,随文配有精美插图多幅,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领略我国西部的壮丽河山和特色风物。
图书资料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