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枫桥经验55周年风雨历程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现在,我开始讲述枫桥的故事。说真的,这些 故事中没有一个称得上跌宕起伏,也不会让你扼腕 长叹或泪流满面,但你读后一定会久久回味,因为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跟这些故事息息相关, 你甚至可以用这些故事作为一把尺子,衡量现实生 活中的自己是否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枫桥经验”是枫桥的干部、群众创造的,这 一点没有异议。要了解“枫桥经验”形成的过程, 就必须到枫桥的干部、群众中去。我在枫桥采访了 几个月。我拒绝道听途说,也不喜欢别人一本正经 地介绍,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潜到最底层,寻找当 年的亲历者,去解读他们沧桑的脸、穿透历史烟云 的眼神或是欣慰的叹息。其中有几位将近百岁的老 人,很感谢他们跟我说了许多交心的话,给了我一 次拥抱历史的机会。 在枫桥,我最先走进的是枫溪村。几乎所有“ 枫桥经验”的材料中,都提到了枫溪大队党支部书 记,说他是枫桥干部、群众的杰出代表。他创造了 “六个第一”:第一个敢于让年迈体弱的“四类分 子”坐着接受批斗;第一个敢于到县里说理,把被 带走的“四类分子”要回村里教育改造;第一个敢 于让“四类分子”担任植保员;第一个敢于让表现 好的“四类分子”子女人团;第一个敢于让表现好 的“四类分子”子女当大队干部;第一个敢于让表 现好的“四类分子”子女参军。 说真的,在那个年代能做到这些,需要一定的 胆魄与智慧。他叫陈友堂,一个很有故事的人。 如今的枫溪村已经跟枫桥镇融为一体了,不过 ,村子依旧保持了原貌,灰瓦白墙,斜街窄巷,凹 凸的碎石路,结满青苔的排水渠……二十年前,陈 友堂已经离世了,我在枫溪村只找到了他的住处, 那是一栋上下两层的老房子,楼下的房间只有十平 米,木门紧锁。二层像阁楼,不能住人,是用来存 放杂物的。我走上楼梯,木质的楼梯踩在脚下发出 刺耳的“吱嘎”声。我停住了脚步。我知道,上面 的阁楼内不可能找到五十多年前的那些人和事,更 没有我需要的故事细节。我只是表达一种敬意。 陈友堂家的隔壁,门敞开着,里面坐着一位年 过八十的老奶奶。我跟她打招呼,问她是否知道陈 友堂。半晌她才明白我的意思,拿了一个方凳,让 我坐下说话。她的口音很难懂,十句只能听懂三四 句,但我还是听明白了,她的男人跟陈友堂是本家 兄弟,两家又是邻居,关系很好。问及陈友堂的生 活细节,她没太多的话,只说:“那人心眼儿好。 ” 陈友堂有两子一女,女儿是收养的。长子在宁 波,次子在枫溪村,养女在诸暨市区。有人说这个 女儿是从路边捡来的,也有人说是从别人家里抱来 的,众说不一。 经过陈友堂的老屋,穿过一条不足百米的窄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