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丛书-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新史学丛书-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作者: 任士英|责编:陈丽|总主编:谭徐锋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49.50
折扣购买: 新史学丛书-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ISBN: 9787229182427

作者简介

任士英,1966年生,山东莘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曾任犯罪学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研究领域为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宫廷政治与国家安全及警学理论、警察史。著有《正说唐朝二十一帝》《隋唐帝国政治体制》《幕后帝妃》《唐肃宗评传》《盛唐气象》《宫廷政治史话》《后妃当国》《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等。主编《中华大典·经济思想分典》《学苑春秋》《新时期公安工作规律性研究》《犯罪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等。

内容简介

(六)唐玄宗“何以舍寿王瑁而立肃宗”索解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一月,唐玄宗完成对中书令人选的调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监察御史周子谅上疏力陈牛仙客才非所任,且引谶语证明己说。此举犯了唐玄宗的忌讳,周子谅遂被杖责,后又被流贬,死于途中。李林甫借题发挥,称“(周)子谅,张九龄所荐也”,结果,张九龄也被贬出朝廷。失去了张九龄等大臣的保护,太子李瑛很快陷入灭顶之灾。张九龄被贬的第二天,唐玄宗在宫中宣布了废储的制书。自此之后,皇储之位虚悬达一年零两个月。直到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唐玄宗才宣布立忠王为太子。在重新选择储君的过程中,颇有竞争力且呼声甚高的寿王瑁没能进入唐玄宗的视野。在开元末年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中,唐玄宗何以取忠王而舍寿王,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陈寅恪先生在他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说:“玄宗何以舍寿王瑁而立肃宗为皇太子,此为别一问题,非兹篇所能论及也”,一笔带过,没有从正面解答。后来,他又从唐代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的角度重新提出这一难题。他认为,李亨“终能立为太子”,是因为武则天之后武氏政治势力到开元、天宝时犹未衰歇,李亨生母杨妃是武氏姻亲,且对李亨出生有恩的张说也是武氏之党的缘故。对于武氏政治势力在武周以后的存在情况以及在开元天宝时期是否仍然存在,黄永年先生既有正面的论述,也有针对性的剖析,指出陈寅恪先生对这一问题的立论难以成立。另外,赵永东先生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陈寅恪先生的立论“不足为训”。他认为,唐玄宗在武惠妃死前之所以未册寿王为太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似乎对武惠妃的政治品行并不完全信任,心存疑虑;二是寿王与太子李瑛被废死有关。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不过,若认为是唐玄宗对早已废死的王皇后的“追悔之念”抑制了他确立寿王为太子的行动,认为李亨最终被选为继承人是因为唐玄宗对王皇后的所谓“追悔之念”与王皇后对李亨的“抚养之恩”,则未必是对此事的恰切解释。细绎此事之因果,我们发现要对此事做出完美的解答并非易事。不过,通过梳理,我们从中能发现这一时期中枢政治格局的若干内容。从忠王与寿王的条件比较可以发现,继承人的选择不唯涉及朝廷宰相,也涉及后宫势力以及宰相与后宫力量的结合等。看来,这还是一个不乏意义的问题。我们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对这一问题略加探讨。 李瑛被废之后,唐玄宗为选择继承人颇费了一番心思。《旧唐书》卷10《肃宗纪》: ☆ 畅销书《正说唐朝二十一帝》作者任士英的唐史研究力作 ☆ 从制度变迁探究唐朝中枢政局演进 ☆ 考释玄宗朝宰相与太子相争的真相 ☆ 揭示大唐国势由盛转衰的深层原因 一部探讨大众关注热点的唐史学术著作 雄才大略的唐玄宗为何会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代替文采出众、才干过人的名相张九龄? 从常理来说,宰相拥戴太子才能长久保住位子,李林甫为何多次罗织大狱,试图颠覆太子? 李林甫为何能打破“集体宰相制”的传统,以“权相”步步进逼,而太子只能步步退让,靠离婚来自保? 潼关之战事关长安安全,杨国忠为何不听哥舒翰等人的守关意见,鼓动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关作战? 太子李亨联合禁军发动马嵬兵变,为何兵变的结果只是诛杀了杨国忠,却没有逼唐玄宗退位? 更新颖的角度、更深远的背景,以更理性的态度思考历史 玄宗时期盛唐为何由盛转衰?传统的观点是唐玄宗的政治品质发生了变化——前期励精图治,后期贪图享乐。天宝年间宰相与太子为何斗争激烈?很多学者认为是“个人争权”。 本书作者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观点上,而是从新的视角和新的路径来解释这些问题。他选取“中枢政局”这一要点。从“中枢政局”往上看,政治制度的变迁,如政事堂迁往中书省,中书令成为众相之首,太子不再居于东宫,奠定了强大的宰相和弱小的太子的基础。从“中枢政局”往下看,安史之乱、潼关战败、马嵬之变、灵武即位等,都与中枢政局内的争斗有着直接联系,这也是玄宗朝由盛转衰的深层原因。 从制度变迁看历史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只有放眼于更加广阔的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变化的脉络:“发生在国家中枢的政治行为,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和国家体制的运行法则。……无论是李林甫还是杨国忠抑或是太子李亨,如果没有这种制度与法律上的依据,他们在国家现行体制内所处的地位与拥有的政治权力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政治制度变迁”这个更深入的角度、更宏大的全景考察当时的中枢政局,摒弃了普通大众掺杂个人好恶或道德评价的狭隘,体现了历史学家的高度与深度、严谨与理性。 唐史专家任士英力作:考证严密、分析细致、研究深入 著名历史学家吴宗国称赞本书是“严密考证、细致分析、深入研究的优秀学术著作”。 作者任士英教授治唐史二十余年,他在本书中言前辈所未言,疑前辈所已言,论述之细致完备令人叹服。无论是通过对宰相李林甫、杨国忠职衔的详细分析,论证宰相处理庶务的权力增大,并与太子脱离君臣关系;还是通过各种文献对比,阐述东宫官职从权大位重的实职变为闲职、散职和加职;抑或对哥舒翰出镇潼关时的身份究竟是荣王琬的东征“副元帅”,还是“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的认真辨析;等等论证都相当严密。作者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揭开真相的线索,从而体现出其长期从事政治制度、政治人物与宫廷政治研究的老辣眼光和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