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上下)(精)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上下)(精)
作者: 梅兰芳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上下)(精)
ISBN: 9787513323413

作者简介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1**4年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家。八岁学戏,十岁登台,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于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在音乐、唱腔、台词、舞蹈、舞美、服饰、化妆乃至理论教学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和实践积累,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抗战中蓄须明志,表现了艺术家崇高的民族气节。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61年8月8*在北京去世。著有《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穆桂英挂帅》等。

内容简介

梅兰芳时代与时代中的梅兰芳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漫笔 靳飞 (一)从初出茅庐的黄裳谈起 1936年秋,天津南开中学邀请已经完成两次访* 及访美、访苏公演而得驰誉**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 到校演讲。南开的主持者是**的教育家张伯苓和张 彭春兄弟。张彭春又是戏剧家,曾经担任梅兰芳访问 美苏时的艺术指导,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 。所以,梅兰芳势必是要给南开这个面子的。 演讲当*,正当张伯苓校长亲自陪同梅兰芳走上 讲台之际,讲台的幕布后面,突然闪出一个在那里埋 伏了许久的少年,冒冒失失撞上前要求梅兰芳签名。 梅兰芳原本也没有耍**的习惯,他接过少年递来的 本子,用清脆的京白客气地问:“您是让我竖写呢, 还是横着写?” 这**,南开中学不知有多少师生会羡慕这个名 叫容鼎昌的少年。这些师生里,可能会有黄宗江、周 汝昌,他们与容鼎昌是同窗;可能还会有何其芳、张 中行、毕奂午与巴金的二哥李尧林,他们都是南开中 学同一时期的青年教师。这些后来很出名的人物,多 成了梅兰芳的忠实观众,有的还成为梅派艺术的研究 家,但与梅兰芳渊源*深的,仍然要说是容鼎昌—— 他改以黄裳为笔名行世,是现当代名头颇响的剧评家 、散文家和藏书家。 距梅兰芳南开演讲约有十年,不到三十岁的黄裳 初出茅庐,担任《文汇报》的编辑,同时以剧评家的 面目写作“旧戏新谈”专栏,他再次以一种奇特的方 式在梅兰芳的视野里闪了出来。黄裳于1947年1月在 其专栏里发表了他的名篇《饯梅兰芳》。这次闪出来 的黄裳,却没有了十年前的谦恭,而是以敢于不留情 面地批评梅兰芳等名角儿,得以名噪一时。舒展《梅 兰芳的“粉丝”》文就说黄裳: 他的专栏《旧戏新谈》,各大名伶,一一点评, 戏里戏外,**一篇,雅俗共赏,嬉笑怒骂,借古讽 今。尤其在知识界,一报到手,先睹为快。1948年由 开明集结五十多篇出版,在当时国立剧专的同学们中 ,黄裳之大名不胫而走。 黄裳在出版《旧戏新谈》之前,还出版过散文集 《锦帆集》,但影响不大。可以说,黄裳之成名系由 这册《旧戏新谈》,而《旧戏新谈》的点睛之笔,正 是这篇《饯梅兰芳》。 黄裳在文章中毫不客气地说道: 我想到梅浣华五十余年的舞衫歌扇的生涯,垂老 还在舞台上作戏娱人。然而他的嗓音的确大大不如从 前了,全失了低回婉转的控制自由,时时有竭蹶的处 所。 他*甚一步地咄咄逼人说: 时至**,梅恐怕又将有留须的必要了,为了那 些外来的殷勤,还有一个理由,嗓子的确不行了,为 了保持过去的光荣,梅有理由从此*迹歌坛。 坦诚地讲,黄裳所说的未尝不是事实,只是文字 上过于夸张渲染而已。众所周知,梅兰芳在抗战期间 蓄须明志,辍演多年;他生于清光绪二十年甲午九月 二十四*,即1**4年10月22*,到抗战胜利时,已年 逾半百之龄的梅兰芳于1945年10月10*重新登台,恢 复演出。这时的梅兰芳,理所当然是难与先前相比照 的。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