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作品研究
作者简介
马燕鑫,1984年生,山西汾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先唐文献及文学研究。先后发表《六朝文学批评术语中的声律蕴义》《道骞〈楚辞音〉对〈文选〉版本的校勘价值》《汉大赋“劝百讽一”成因考论》等论文及《玉台新咏史话》(合著)。
内容简介
历代译名及其词义流变:阿魏的文化史之一 陈?明 阿魏是六朝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域外药用植物。“阿魏”一名可能译自吐火罗语B语a?kwa?(t),它的同义词“兴渠”则是译自梵语hi?gu。本文梳理了阿魏一物在中国(以及日本)历代文献中的不同译名,并追溯其不同的语源,试图勾勒出这些译名背后所隐含的古代中外医学文化交流的轨迹。 阿魏是六朝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域外药用植物,其名始见于初唐魏征编《隋书》卷八十三《漕国传》。阿魏列为该国所出的特产之一,即“朱砂、青黛、安息、青木等香,石蜜、半蜜、黑盐、阿魏药、白附子”。唐朝李延寿编纂《北史》卷九十七抄录了《隋书》中的上述记载,但写作“阿魏、没药、白附子”。南宋郑樵撰《通志》卷一九六中相应的内容亦抄录《北史》。唐初苏敬等编纂的《新修本草》记录了阿魏的性能与功用,“阿魏,味辛,平,无毒。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症积,下恶气,除邪鬼蛊毒。生西番及昆仑”。自此该药正式进入中医历代本草著作之中。 在古代和现代的多种语言中,阿魏有不同的名称,其词形堪称繁多,即便就其相关汉译名而言,由于其语源和含义的不同,该词也比一般的外来药名要复杂得多。因此,在书写阿魏的文化史时,笔者认为首先有必要对阿魏的相关译语进行梳理,以勾勒其在古代中外医药文化交流史乃至欧亚文化关系史中的脉络。 1.《张衡作品研究》不同于以往偏重于文学视角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研究,而是另辟蹊径,从文章学与文献学的角度,对张衡现存文学作品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 2.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讲师马燕鑫所著,对国内学界的张衡作品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本书的文章学研究包括文章取资、摹拟、文术、文风、文序、文病、文用等内容,系统分析张衡作品创作的文章学特征。文献学研究包括张衡作品的辑录考辨,同时对其收入《昭明文选》的诗赋,广泛搜罗了多种刻印本及古钞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