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精)/岩波日本史

明治维新(精)/岩波日本史
作者: (日)田中彰|责编:汪欣//冯文丹|译者:张晶//马小兵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明治维新(精)/岩波日本史
ISBN: 978751333824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佩里为何来日? 黑船来矣,黑船来矣,锈迹斑驳、药研般的四艘黑舰惊现 相州城崎海上,彼时嘉永六年六月三日未时上刻,正是夏日袅 袅南风,吹入午睡人酣梦之际。 这是一九一五年(大正四年)熊田苇城所著的《幕府瓦解 史》(上、下)开头的一句话。书中熊田一改往日立足西南雄 藩、对幕末维新史展开批判的立场,将视角转移到幕府和会 津,在时间上紧随幕府视角下的幕末史——福地源一郎(号樱 痴)的《幕末衰亡论》(一八九二年刊),描绘之后的幕末维 新史。 这么一写,嘉永六年六月三日(一八五三年七月八日)一 个令人昏昏欲睡的和平的午后,四艘军舰在江户湾入口浦贺忽 现巨影,瞬间惊动整个日本的情景便跃然纸上。 这是关于佩里来日的一般性描述。 而“黑船”则是指近世初期以来颜色漆黑的外国船只。面 对着锈迹斑驳、药研般发黑的巨大轮船,人们心中升起了一种 不祥的预感。 这种“黑船”之前不仅出现在日本的太平洋沿岸,也屡屡 出没于日本海。然而,四艘海船组成的佩里舰队给人们带来的 压迫感是无可比拟的。从此,“黑船”成为佩里舰队的代名 词,外来压力的标志。 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上图的佩里画像亦可略知一二。肖 像虽然整体采用了该谐的描绘手法,却隐约间透露着一种对未 知事物的恐惧,一股对妖魔鬼怪的好奇感。而整体上的诙谐手 法不正体现了一般民众的坚忍强大吗? 正如开头引用的那句话,明治之后,“黑船惊现”成为对 佩里来日的普遍表述。不过事实果真如此吗?诚然,对于远离 信息源的一般民众来说,它确实是“惊现”,然而对于幕府当 局者来说,它早已是了然于心之事,绝非“惊现”。 早在一八四四年(弘化元年),荷兰国王威廉姆二世便给 将军递送了亲笔信,谈到了工业革命后欧洲形势的变化和欧洲 势力进入亚洲,特别提到英国和清朝的关系,劝诫幕府放弃锁 国政策,对外打开门户。对此幕府于次年回信予以拒绝。幕府 的拒绝被荷兰理解为是对其一直以来垄断日本贸易所取得的既 得权益的认可。但一八五二年(嘉永五年),美国的对日派遣 计划一传到荷兰,荷兰马上向幕府递送了包含有同样内容的 《荷兰风说书》,并提议日荷之间缔结条约。又一次遭到幕府 的拒绝。 为了应对外部压力,幕府早在一八四五年(弘化二年)七 月就设置了海防小组。 海防小组聚集了以老中°为首,若年寄、大小目付、勘定 奉行、勘定吟味”等幕府内的能人贤士,在安政五年(一八五 八年)七月因设置外国奉行、海防小组被废除之前,对幕府的 海防政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那么,佩里舰队从何而来?我们展开世界地图看一看(参 照下页地图)。 美国的东海岸有个港叫诺福克。佩里乘的军舰“密西西比 号”于一八五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嘉永五年十月十三日)由 此出发,往东横跨大西洋,从非洲西海岸马德拉群岛南下,途 经圣赫勒拿岛、开普敦、毛里求斯岛、斯里兰卡岛、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