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果然很有料(第3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3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作者: 张晓珉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宋朝果然很有料(第3卷)/历史新阅读丛书
ISBN: 9787500864110

作者简介

张晓珉,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多年来在《今古传奇》《看历史》等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作品有《曾国藩成功的秘密》《胡雪岩经商的智慧》《大明神算:刘伯温》《圣人的哲学:王阳明》等。

内容简介

又一个皇子死了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一月十四日,宋辽“瓦 桥关战役”结束,赵光义再也不用御驾亲征,他终于 可以回家了。 班师回朝途中,文武百官都歌功颂德,欢呼胜利 。然而,在这满城的胜利声中,赵光义却比谁都清楚 :是什么原因,让他获得了这场“胜利”。 如今,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时,到处都是赵光义辉 煌无比的胜利以及敌人狼狈不堪的“记录”。虽然在 真正的历史中,宋军四战皆负,死伤数万人,但是, 这依旧不妨碍赵光义书写自己的“胜利”,还是那种 永载史册的“辉煌胜利”! 对于这么一个“脸不红、心不跳”的主儿而言, 这种不认账和乱记账的习惯,可是有悠久历史的,从 登基称帝前,这个皇帝就一直这样做了。 当然了,即使赵光义能够堵住所有人的嘴、成功 篡改这段历史,但他依旧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问 题就是皇位的继承问题。 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里,皇位继承的唯一准 则是什么? 是“子承父业”,只要皇帝有儿子,就不可能“ 兄终弟承”,就是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但是,宋朝的 第二代皇帝是一个什么身份,您我心知肚明。所以在 登基称帝后,为了显示自己的胸怀,也为了赢得人心 ,赵光义在即位之初,对太祖的儿女给予了丰厚的待 遇,不仅任命他们功高震主的官职(节度使、同平章 事,位列宰相之上),还赏赐他们“皇子”“皇女” 的称呼,以示君臣一体,视如己出,永无二心。 然而,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赵光义始终秉持着“胡 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胡萝卜”给得越多,未来“ 大棒”打得就越狠! 这不,第一个挨揍的人,就是太祖赵匡胤的长子 、武功郡王——赵德昭。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跟随宋太宗征讨 幽州。在宋军全线溃败之际,由于找不到皇帝了,大 家就拥护赵德昭登基称帝。 虽然在赵德昭的严厉拒绝下,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但赵光义知道这件事情时,他的不满情绪可想而知 。 班师回朝后,赵光义以“北征不利”为借口,死 活不奖赏这些将士,为的就是出这口恶气。结果,赵 德昭为军士请赏,赵光义甚为恼火,他大声呵斥道: “等你当了皇帝后,再赏赐他们不迟!” 因为这样一句话,赵德昭就离奇逝世了,他用一 把水果刀自尽了。 当然了,这种说法并不是官方的解释,它出自司 马光的《涑水记闻》,就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当时的 官方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赵德昭,皇子,喜吃肉,还是肥肉。那天被二叔 骂了后,赵德昭越想越憋屈,就回家吃肉,玩命地吃 肥肉,吃着吃着就把自己噎死了。 这种说法,简直太儿戏了,连北宋人自己都不相 信。历史转到南宋,史学家李焘在编写《续资治通鉴 长编》时,就采纳了司马光的说法(用刀自尽),而抛 弃了那个不靠谱的说法(吃肥肉)。 据说,听到赵德昭死亡的消息后,赵光义的反应 是“凉悔”。他还跑到赵德昭的王府,抱着他的尸体 大哭道:“傻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做呀(痴儿,何至 此耶)!” 虽然赵光义的这种表现,让所有人感动不已。但 是,大家也全都明白,这就是赵光义自导自演的一场 大戏,一场“猫哭耗子”的闹剧。 为什么?因为这个男人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还记得那个“子承父业”的继位准则吗?如今, 赵匡胤的长子死了,皇位的一个继承人没了,赵光义 心中的那块心病,终于去除了。 虽然这块心病好去,甚至去得不留痕迹。但是, 对于赵光义而言,还有一块心病要去。这块心病,就 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二个儿子,赵德昭的弟弟——赵 德芳。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在赵光义班师回朝 后不久,秦王赵德芳在半夜呼呼大睡中,就这样“睡 ”过去了,享年23岁。 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 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 ——《宋史》卷二四四 完了,就这么简单。没有原因,没有过程,只有 结果…… 一个23岁的青年才俊,跟他老爹一样,就这样离 奇逝世了,甚至都没有留下一个字。要知道,对比自 己的大哥赵德昭,人家好歹还留下了“怒喝、惶恐、 吃肥肉、自杀、水果刀’’这样的词语,但这位皇子 却啥也没留,就连事后叔叔“抱头痛哭”的桥段,也 完全省略了。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凡事总有一个理由吧? 没有理由。因为谁都知道,这位皇子的死,根本 不需要理由!文武百官更是默认了这种“惯例”—— 赵光义每次亲征后,都会死一个侄子。 为什么?因为这位仁兄已经苟延残喘地活了五年 ,他早就该死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