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谱

抗战英烈谱
作者: 编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53.00
折扣价: 37.60
折扣购买: 抗战英烈谱
ISBN: 9787512644441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馆以来先后接待国内外观众2200余万人次,出版图书100余部(套)。

内容简介

孟杰民 孟杰民(1912—1933),原名孟庆春,1912年生 于吉林省磐石县(今磐石市)细林屯(当时称孟大泉 眼)。早年间父亲去世,母亲一手带着四个孩子长大 ,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孟杰民形成了刚正不阿的性 格。他很崇敬孙中山先生,曾经带着朋友闫友祥、修 丰年一起去吉林省城买了几张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回 来后贴在了教室、家里甚至是街边的墙上。他们十分 拥护“三民主义”,因而分别把名字改成了孟杰民、 闫逸民、修哲民。 1930年,孟杰民考入县立中学师范班,读到了鲁 迅、郭沫若、李达、茅盾等人的著作,并且还经常向 于徨池、张春园两位先生请教南方大革命的情况。孟 杰民从两位先生那里听到不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渐渐地,他开始向往和憧憬共产主义了。由于在学 校里品学兼优以及组织才能出色,孟杰民被推选为学 生自治会主席,成为校内学生运动的领袖。1931年夏 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活动愈演愈烈,中日民 族矛盾逐渐上升。孟杰民带领校内的进步师生加入了 中共磐石县委建立的反帝同盟会。由于他有坚定的政 治信念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肆意践踏东北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孟杰民通过发传单、贴标语、发表演 讲等形式大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还在学校组织了反 日救国会,积极抵制日货。然而由于日伪的高压政策 ,孟杰民领导的学生运动失败了,他也被学校勒令退 学。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革命意志。离开学校后,他 在中共磐石县委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运动。1932年 6月4日,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正式成立,孟杰民任总 队长。他在加强义勇军军政训练的同时,广泛阅读军 事书籍,用以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此后,孟杰民率 领义勇队与日伪军展开斗争,取得了如黑石镇伏击战 、偷袭郭家店伪军骑兵队、奇袭江南大场院、强攻伊 通李大房子、策反吉海路警备司令部第5旅第13团第1 营营长宋国荣等许多战绩,并攻下了磐石县城,在当 地声名鹊起。 1932年11月,杨靖宇代表满洲省委到吉海铁路沿 线巡视工作,对游击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将 磐石反日游击队正式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 游击队,孟杰民再次被任命为总队长。次年1月,孟 杰民根据省委的指示,率队来到磐石县六区境内长胳 膊屯,准备解除该屯汉奸地主张志仁的武装。孟杰民 本着“攻心为上,攻城次之”的战略战术,立刻派人 到张志仁家里,命令他交枪抗日,停止反动活动。而 狡猾的张志仁一面暗中派人去县城报告,一面满脸堆 笑地应酬。张志仁在成功诱骗孟杰民到他家里之后, 趁孟杰民不注意开枪将他杀害,当时孟杰民年仅21岁 。 (资料整理:孟超) 邓铁梅 邓铁梅,原名邓古儒,字铁梅,1892年生于中国 辽宁省本溪县(今本溪市)磨石峪邓家村,出身镶红 旗满洲佐领。1898年,7岁的邓铁梅进入本村的私塾 读书,后又到本溪县小市三门洞高等小学堂。由于聪 颖好学,记忆非常,深受老师喜爱。邓铁梅年少时, 正赶上日俄战争,他的家乡战火纷飞,而当地土匪又 趁势起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哀鸿遍野。邓铁梅的 祖父组织民团与土匪开战,最后与家人、亲属都死于 土匪刀下。年仅15岁的邓铁梅见此情景,立誓屠匪报 仇。此后,他勤习武艺,通晓各种枪械。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