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速写(动漫设计类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

动画专业速写(动漫设计类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
作者: 编者:杨波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55.20
折扣购买: 动画专业速写(动漫设计类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精编教材)
ISBN: 978730250628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训练”的课堂,也是一个“认识”的课堂,从“训练”到“认识”再到“应用”是一个有机组合的过程。“训练”中的“训”是教师的职责,“练”是学生的任务。“训”的宗旨是让学生提高认识,掌握技能;“练”的宗旨是让学生不断犯错误,然后接着再练,直到随心所欲地让“动态物体”运动起来,从而使学生步入一 个新的层次,达到动画创作基础训练的目的。 “动画专业速写”的主要内容是把人物、拟人化的动物和无生命的物体用快速提炼的方法进行随意写生和通 过创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和表情,记录下创作者瞬间的灵感。与其他艺术专业的速写所不同的是,动画速写要在“动态”的基础上把握“动作”的连续性,这也是在动画表现中培养快速取舍能力、提高艺术表现技巧的重要手段。在学习后面的内容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是如何用速写来认识和表现对象的,这样有助于我们 对动画速写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速写是人类最早的绘画方式,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最质朴的自然手法,以最接近人类本能的绘画方式对所 见所想进行了概念化的诠释。人们在满足自我物质需要的同时,逐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随后对静止的事 物进行艺术创作,但是后来静物的表现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人们希望让美好的事物运动起来。但这种转变 也是出自对周围事物和自身的了解。《易经》中有:“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 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就说明古人们也有观察和表现的欲望,他们表 现的范围及题材很广,动物、人物等只要与人生活有关的内容都会去表现。他们用简洁的手法把看到的事物表 现得栩栩如生。后来人们对人体的关注,是由于人体作为大自然最完美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自然界最微妙、 最生动、最均衡、最和谐的美。艺术家们通过他们天才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作了许许多多无与伦比的人体杰 作,展示了人体绝妙、非凡的艺术魅力。当然一些作品中还有动物,它们以美妙、概括的动态凝固于瞬间,如法 国拉斯科洞穴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中国云南沧源洞穴壁画等作品中的动物都是当时生活的写照, 如图0-1 ~图0- 所示。 直到一种成熟的文化在古代发展起来以后,人类才开始具有观察和描绘实体外形的能力,并由主观观察转变到客观观察上来,而这种转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比如,早期埃及的绘画艺术强调的是威严、庄重和稳定。在结构上不是解剖式的,而是强调绝对的对称与平衡,在人物神态上也是端庄平和的。当时作品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如古埃及的壁画作品是以阴阳刻相结合的手法完成的,古埃及的绘画也是以线条为主来表现主要对象的,如图0- 和图0- 所示。 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们试图使古代裸体塑像获得重生,开始注重进行科学的观察与解剖。如莱奥纳多· 达· 芬奇(1—11)的作品表现的动姿体现出真实性的解放和自由,对束缚人们的宗教行为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欲望,但又离不开对基督教的精神寄托。当时还有另一巨匠——米开朗基罗(1—1),他的创作作品使人感到素描像身体里蕴藏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精神写照。在西方艺术大师的素描作品中,速写和素描几乎是不进行区分的,在视觉元素和造型手法上两者是一致的。(见图0- ~图0-11) 1 世纪至1 世纪的艺术一改中世纪美术的神秘性和对人性的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以对人性健康生存行为的描绘。艺术家们把人性的健康、高贵、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人类美好追求的主要方面,动态上显得非常流畅、和谐、自然。如伦勃朗、鲁本斯等人创作的作品把人物刻画得极其优美,结构解剖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见图0-1 和图0-1) 图0-10  [ 意] 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作品(一) 图0-11  [ 意] 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作品(二) 图0-1  [ 荷] 伦勃朗的速写作品 图0-1  [ 比利时] 鲁本斯的速写作品 1 世纪初的人体艺术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艺术家们在准确把握人体结构的基础上,有意使形体发生变形,以体现自己内在的浪漫性和理想性,如德拉克洛瓦的《人狮搏斗》和安格尔的速写人物,其人物动态悠闲而不写实,这正是安格尔为了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而表现出的近乎神话般的形象。(见图0-1 ~图0-1) 图0-1  [ 法] 德拉克洛瓦的速写(一) 图0-1  [ 法] 德拉克洛瓦的速写(二) 0 世纪初人们崇尚科学技术,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改变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甚至走向他们所期望的反面。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人们美好的梦想,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化大生产使人们的个性受到压制,孤独、空虚成了当时人们的通病。当代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恐惧与痛苦,有的艺术家甚至投身到革命当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技的不断发展,脑力劳动代替了体力劳动,人们从求生方式改变为竞争方式。这种环境的改变,使大多数人的形体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畸形”甚至是丑态百出的“怪人”。当代艺术家们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他们对恐惧、痛苦、荒诞、孤傲不安等方面加以渲染。如埃德加· 德加的《舞女》把人体一切琐碎的细节无情地去掉,只保留富有生命力的主要形体,整体感非常强,动态也极其优美。雕塑家罗丹被瞬间即逝的人体整体表现力所感动,他让模特儿不停地在工作室里来回走动,寻找瞬间的优美动态,用富有感染力的线条,捕捉超越人体局限的形态。毕加索的绘画更是不惜对人物形体进行夸张和变形,用结构语言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情感,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都是在特定背景下出现的特殊现象,无疑给我们带来一种活跃的、思想解放的情态和充分表现主观意念的启示,对动态的理解更加深刻。(见图0-1 ~图0-1) 纵观整个造型表现艺术的历史演变,人对自身的研究与认识始终伴随着艺术活动而展开。在艺术实践中,不可否认人体解剖结构对速写的重要性,这些目的的实现已成为各大院校各门造型艺术的必修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门造型艺术的特殊性,又在掌握人体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每一种造型艺术特殊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本门类的特殊要求。因此,动画专业速写的教学也是为了实现能自由创作动画作品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动画是一门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表演、计算机艺术与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的交叉性较强的综合学科,而绘画则是其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动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创作,作为绘画基础的人体结构与运动速写课程训练,理应根据学生在从事动画创作之前所必须要掌握的造型需求,规范地设计出一套适合于动画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其教学目的也应以研究人体结构与运动为中心课题而展开,以适应动画中绘画的特殊要求。首先通过系统的人体  写生训练,明确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在实践中掌握人体结构规律和运动规律,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和概括的造型能力。其次要积攒视觉经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根据动画的特殊性和教学训练目的,概括出与教学目的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其一,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主要应从人们的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勇于面对大千世界,努力观察,仔细分辨,抓住事物特殊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因为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分辨能力是创造新形象的基本能力。其二,要有真诚朴素的热情。这样才能培养起自己对生活的真理、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和自然生活的自我感受力。其三,要严格按照系统的人体写生训练的要求去做。人体写生训练分为三种形式,即较长期训练(最多不超过0 分钟)、短期训练即速写训练(最多不超过10 分钟)和默写训练,这三种形式交替使用,互相促进,以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其四要做大量的转面训练。由于动画是要让一张张不动的画面运动起来,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空间意识。而转面训练正是解决空间意识的最佳办法。具体的做法是让模特儿做正面、侧面、背面、四分之一侧面和四分之三侧面以及仰视、俯视等多角度的转面训练,以达到对形体的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其五,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准确捕捉并大胆夸张对象的特征和表情。这种训练非常重要,因为动画的一大本质特征就是极端假定性,需要用个性鲜活的人物及其行为的生动性来讲故事,因此,学生对写生对象的特征和表情的联想、夸张、变形等方面要熟练掌握,以便能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见图0-0 ~图0-) 本书除了作者自身总结的理论和各种图片资料外,为了阐述其理论观点,还收录了大量中、外著名大师速写、动画运动规律作品和经典动画范例。通过动态动作速写基础课程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直接进入动画创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描绘动画形象时造成的困难,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对象形象的能力,对不同运动动势的默写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夸张、概括和创造形象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