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狂/七曜文库
作者简介
土屋隆夫,孤高寡作的推理大师。他自1949年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却直到1958年才推出**部长篇作品《天狗面具》,1963年以《影子的控诉》(千*检察官系列首作)摘取*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此后总要隔两三年甚至七八年才有新作印行,可谓寡作之至,但部部均是足以传世的佳作,其“千*检察官系列”*有*本推理小说***成功系列作品之誉。土屋隆夫性格怪僻,久居山间农村,晴耕雨写,几乎不跟东京的文坛往来,却深*文坛和读者敬重,2001年被授予*本推理界**的功劳奖——*本推理文学大奖。
内容简介
**章 *初的幽灵 1 尽管这个故事以小说形式写就,但所有内容的依 据都是我(作者)所见所闻的事实。因此,故事中的 不少出场人物都还健在。所以,不仅是地名人名,就 连公司名都不得不采用虚构的名字,以免给那些人带 来麻烦。 起初,我想将写作形式定为“住在K县U市的男子 Y”,但这样写未免太过无趣,便将故事发生的舞台 定在了长野县美岳市。之所以只把县名定为真实存在 的长野县,是因为这里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而且风 景风俗也与此案发生的某市极为相似。当然,尽管美 岳市这座城市并不存在,但当选定这个名称时,作者 的脑海中竟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类似那里街道的景象 ,实在是不可思议啊。 随着故事的进行,读者也会迈进这座美岳市。而 在故事的*后,读者自己一定会像过去便住在这座城 市的居民一样,对这座高山环抱、空气清新的美岳市 产生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开场白就此打住。下面,作者先将诸位读者带进 这座美岳市,看看这座城市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案件。 2 长野县美岳市— 这座人口约十三万的小城市,是以江户时代繁荣 的宿场町穗波镇为中心,加上由布木镇、志木村和河 津村这两镇两村合并而成,实行城市制度仅有十年时 间。这“美岳”之名是由合并委员会征集民意决定的 ,该市可说是县内*崭新的都市。 市**建在旧穗波镇镇公所的位置,门口巨大的 石门柱的一边写着“美岳市**”几个字,另一边则 刻有“海拔七四三米”的文字。也就是说,这是座群 山怀抱的高原城市。 十七八年前,在合并中起到中心作用的穗波镇修 建了一片宽广的镇有地,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将工厂 招引至此。而将这片土地在*初的五年内无偿借贷的 宣传,着实发挥了功效,实在是镇长的英明决断呀。 凑巧的是,当时正值泡沫经济的全盛时期。S光 学机器生产商率先在此设立了工厂,之后,大型相机 公司便开始在这里生产透镜。高原特有的清新干燥的 空气对这项工作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条件了,两家 公司的业绩也是蒸蒸*上。如今,眼镜、显微镜的透 镜自不必说,它们还将业务拓展到了新型相机的生产 和天体望远镜的组装上。 随着公司的壮大,员工人数也大幅增长。不少人 从邻近的市镇村移居到美岳市寻求工作,使得这座城 市的人口在一年间增加了三千多人。人口的增长给城 市带来了活力,让死气沉沉的商店和餐饮店重新焕发 了生机。 如今,公司、工厂缴纳的法人税和市民税的增收 ,使美岳市这座透镜与相机之城一跃成为了县内屈指 可数的以财政健全著称的**体。 而长野新干线的开通,则为美岳市的发展提供了 *大的动力。 当连接东京和长野的新干线计划公布时,沿线的 市镇村顿时欢呼雀跃。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与停车 站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车站建设费的负担简直不值 一提。于是,一场招商引资大战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 来。 将线路延伸到轻井泽站,是从一开始便决定的。 毕竟那里自古便云集着很多政治家和名流人士的别墅 ,连外国人都对那片土地耳熟能详,新干线在那里设 站自在情理之中。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在瞪大眼睛, 翘首盼望着正式决定在美岳市设站的报道。 虽然长野新干线是沿着以前的信越线铺设的,但 美岳这个站名无人知晓。换句话说,由于美岳站是为 建设新干线而新设的一站,人们自然会觉得新鲜。其 实,据说当时运输省的官员当中也没有建设美岳站这 个新站的构想。当然,尽管反对的声音也很多,但力 排众议、强行让美岳站建设付诸实施的,是一位名叫 大野木刚太郎的政治家。正是迫于他的压力,美岳站 才得以开工建设。 大野木刚太郎是众议员。 他生于美岳市(旧穗波镇),六次当选议员,在 自主民政*中率领着五十名大野木派议员,可谓位高 权重。他曾两次担任运输大臣,现在身居政调会 会 长的要职。他的父亲从旧国铁的副总裁转到参议院后 ,过了两期十二年的议员生活,于前年病故。父子二 人皆为君临运输业的巨头,不少官僚都屈服于大野木 的**之下。而美岳站的新建,就是在他的一声喝令 下实现的。 穗波地区本是靠种稻和养蚕为生的农村地带,因 此收购土地并无多大难度。由于众多农民苦于后继无 人,对农业经营的将来抱有不安,所以他们欣然将自 己的耕地转让了出去。虽然这些土地形式上是由市里 收购的,但大野木刚太郎的政治力也在其中发挥着作 用。市**向那些农民支付了各种名义的补助金。 就这样,当一座现代的漂亮新站竣工时,获得巨 额现金的农民便开始了对自己房子的新建或改建。而 住宅公司也不失时机地在此开设了营业所。建在广阔 土地上的住宅展示场那面招揽顾客的小旗,终*随风 飘扬。 市里则以车站为起点,建设了呈放射状延伸开来 的宽广公路,谁让这里的土地这么富余呢?不到两年 工夫,曾有“麦浪平原”之称的水田地带的风景就一 下子变了样。 不久,在这片动力铲车、吊车、搅拌车的噪声此 起彼伏的土地上,银行、超市等设施建筑陆续建起。 连接主要道路的细道两侧,餐饮店和酒吧等店的招牌 鳞次栉比,红色和蓝色的霓虹灯将夜晚的道路装点得 绚丽多彩。 这种经济上的恩惠还惠及了合并的旧志木村。该 村便是现下的美岳市志木镇。合并之前,那里只是个 人口不足两千的小村,村**要靠经营苹果和桃树果 园谋生。要说此村引以为豪的事物嘛,首推村背后丘 陵地带涌出的天然温泉。 村民在那里盖起木屋旅馆,每到农闲期,这里便 是农民们的温泉疗养胜地。由于温泉水量甚为丰富, 所以人们在旅馆外用石头围起了一座宽敞的露天浴池 ,对村民免费开放。浴池不分男女,采用混浴的形式 。 不过,农家的主妇不知何时,用石堆将这宽敞浴 池的一部分隔了起来,作为女性专用的部分。 秋收行将结束时,女人们聚集于此,闲聊声、笑 声不*于耳。小鸟在上空盘旋交错,溢出浴池的温泉 发出叮咚的水声,洒落在流经附近的溪涧。即将落在 远处连绵群山背后的夕阳,将女人健康的肌肤照成火 红色,使这里有了一种仿佛回归上古时代的原始开放 感。 某电视台制作的《秘密温泉之旅》节目,就是选 在这处温泉拍摄的。出演节目的男女艺人在旅馆的一 室大快朵颐地吃着山菜和红点鲑鱼制成的菜肴,身着 泳装的女主持人走进旅馆外的露天浴池,介绍周围的 风景。 “从江户时代初期开始,这座温泉便深*当地居 民的喜爱,风貌一直保留至今,是名副其实的秘密温 泉。不过,*近随着新干线的开通,从东京到美岳市 仅需一小时二十分钟,而从站前乘坐出租车的话,也 只需二十四五分钟,便可到达这座温泉浴场。因此, 即使当*返回,各位也能悠然地享*这趟秘密温泉之 旅。请各位观众一定要出门看看,品味一下大自然的 恩惠……” 节目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县内自不 必说,从东京到此一*游的游客顿时变得络绎不*。 如今,虽然温泉那里只有一家旅馆,但相传附近的居 民从来此泡露天温泉的游客身上看到了商机,打算开 办家庭旅店。这一切,可以说是新干线开通所带来的 余荫吧。 “一上电视,俺和这儿的温泉可就出了名喽。” “可不是嘛,听说那个节目是在全国播出呢。” “这也是托了新干线的福啊。不过,车站附近那 帮有田有地的人可赚大了呀。” “同样的田地,这边却是无人问津,根本没人买 啊。” “不过,你媳妇不是在站前的超市里上班?” “对,那叫打工。虽说挣得少点儿,可每月至少 能有现金进账,也算知足了。” “我儿子到*近成立的出租车公司上班后,居然 跟我说不想继承农民的家业了,这也是托新干线的福 ?” “这不挺好?反正农活光靠咱们就能搞定。只要 能有工作,就没啥好抱怨的。” 农民的对话充满了真情实感。虽然车站周边一派 欣欣向荣,但稍微偏远些的农村地带,就没这个福分 了。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心怀成为新干线经过的美岳 市市民的些许喜悦,怀着自己的生活会一点点变好的 期待,度过风平浪静的每**。 P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