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中国
作者简介
无
内容简介
媳妇债 父权时代的***(妾)制,是由一个男子与 若干女子结婚而建立的。这若干女子中往往只有一个 称为正妻,其余则为副妻或妾。前文提到的“媵”婚 制中的“侄娣”就属于副妻或妾。妻的地位高于妾。 一《说文解字》把演变后的小篆“妻”字说解为“妇 与夫齐者也”,正是相对媵妾而言。封建统治者为了 维护其正统观念,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正妻的地位。《 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妾如后)、匹嫡(庶 如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唐律·户婚》 :“诸有妻*娶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 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宋《刑统》 规定与唐相同,元、明、清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可见 ,儒家在强调男子**地位和女子服从地位的同时, 倡导“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同尊卑”等夫妻平 等、互敬互爱的观念。 《说文解字》把“姻”字说解为:“婿家也。女 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白虎通》 :“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因。”“因”字有凭借、依 靠的意思。显然,不论是“女之所因”还是“妇人因 夫而成”,都可说明在婚姻关系中女子对男子的依靠 ,女子已经丧失了独立的社会地位,她们被看作传宗 接代的工具,只能在家里料理家务。 宋代开始出现“息妇”一词,“息”字由“自” “心”两个构件组成,“自”甲骨文字形作“□”, 像鼻子之形;“心”就是心脏,心脏与鼻子都是呼吸 器官,因此《说文解字》把“息”说解为“喘也”, 本义就是喘息、呼吸,引申有生长、繁殖、增长等意 义。由“生长、繁殖”义引申为“子息,儿子”的意 思,“贱息”的“息”就是儿子的意思。不难理解, “息妇”的字面意思就是儿媳妇。因此《辞源》把“ 息妇”解释为“子妇”。在男人眼里,无论媳妇还是 儿媳妇,其传宗接代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所以,“息 妇”由“儿媳妇”的意义引申指“自己的妻子”。这 种演变,清楚地表明了女子在婚姻中的从属地位。 后来,“息”的“子息”意义逐渐弱化,于是“ 息”字*到“妇”字的影响,也增加“女”作“媳” 。如前所述,“妇”的甲骨文字形作“□”,本来指 能够与鬼神沟通的神职人员,后来引申指已婚妇女, 《说文解字》把小篆“妇”字解释为“服也,从女持 帚洒扫也”,可见,在儒家看来,妇女必须服从男子 ,主要职能是在家里料理家务。宋代是特别强调封建 伦理道德的时期,程朱理学强调男尊女卑,把对妇女 的歧视也推向了高峰。 当妻从夫居成为婚姻的稳固形式之后,从妻而居 的男子则*到严重歧视,他们被称为赘婿。“赘”字 《说文解字》释为“以物质钱”,意思是用抵押品换 钱,或者指抵押品。秦国在商鞅执政时,要求百姓“ 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意思是,家庭 富裕的话,儿子大了就另立门户,分家单过;家庭贫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