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别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有用的事情上 有两种人喜欢说“慢慢来”。 —种是心里没数的人,当他看到周围人进步者断艮决 的时候,会安慰自己,慢慢来不要急,一步—个脚印。实 际上他根本没有高瞻远瞩的能力,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与 其说—步—个脚印,不如说只能走—步看—步,想到什么 做什么。 另一种是心里有数的人,这种人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路 径,有属于自己的做事节奏和速度,全心全意地向着自己 的目的地奔跑。因为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 ,所以并不会被周围人影响。 第二种人当然是少数的聪明人,第一种人就是“伪踏 实人”。 踏实是个好品质,但是有时候我们赋予它的赞美,掩 藏了问题本身。许多人就在这种思维之下,踏踏实实地做 了许多无用的事情。 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当下最值得做的事情。 产品质量管理当中有一个法则叫作“重要少数法则” 。 这个法则是由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提出的,他 的名字有点长,我们就叫他朱兰好了。 朱兰认为,大多数品质不良的问题能够形成,可以归 因为重要的少数,其余的小瑕疵,才是属于不重要的多数 造成的。 所以我们在处理质量问题的时候,应该先处理重要的 少数。 他用大量的统计分析证明,在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 20%的问题是由基层操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但是80%的 问题是由领导者造成的;而80%的领导问题,又是在20%- 的重要环节上造成的,这就是质量管理当中的“二八原则 ”。 这个原则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每次开始做一件新的事情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逐步 完善的过程。 刚开始大家总是漏洞百出。 比如那时候去参加《超级演说家》的比赛,发现自己 从发型到着装,从演讲气场到演讲内容,通通不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会做出两个选择: 第一个,告诉自己慢慢来,先从发型开始改变,再改 变着装,再去抓演讲内容的质量等等。 第二个,抓瞎,手忙脚乱。 但其实这两个选择都不够明智,当你方方面面都在崩 塌的时候,你应该静下来想一想,接下来的精力到底花在 哪里,才能有效地解决大多数问题。 我当时的选择是改变内容。 自己说话的节奏还不错,加上好的内容,还是有取胜 的可能的。 果然内容改变之后,大多数问题都被解决了,剩下的 就是一些不影响大局的瑕疵。 人很容易落入“只要有用”的陷阱。 如果你认为一件事情只要有用,不管是能提升生活质 量还是工作效率,就值得去做,你会很容易陷入努力的沼 泽。 无论怎样投入,都得不到想要的收获。 有用不等于值得。 我在《非你莫属》上遇见过这样一个选手,考研、考 公务员、考事业编,考了两年结果都没有考上,当主持人 问他浪费了这两年是什么感受时,他说:“这段时光也是 很有意义的,并没有浪费,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很 多,所以觉得值得。” 可是不能有一点收获就觉得值得,不管多么错误的事 情,人类都能从中思考出意义来,但如果没有做这样错误 的选择,我们本来可以收获更多。 所以值不值得,要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 我也曾经落入过这样的陷阱。 大学期间比较迷茫,觉得自己处处不够好,处处是问 题,所以总是盲目地要求自己去关注很多信息,我的电脑 里收藏了许多新闻网页,从政治到娱乐,从经济到军事, 仿佛每天看这些就可以打开所谓的格局,拓宽所谓的眼界 。 我还要求自己学许多东西,寝室的墙上贴着“要学英 语”,但其实也不知道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要求自己读书,可是读书的范围也不确定,在图书馆 只要看到好书,就觉得对自己有用,借回来之后乱看,并 未形成什么知识系统。 毕业以后才发现,那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做 ,能够改善未来命运最关键的20%的事情没有做。 那就是去寻找未来的职业方向。 我应该多去尝试、了解和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 定未来的职业道路;为自己的选择做充分的准备。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