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品酒论酒(酒为何物这样神)

酿酒品酒论酒(酒为何物这样神)
作者: 王恭堂著
出版社: 轻工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酿酒品酒论酒(酒为何物这样神)
ISBN: 7501944954

作者简介

王恭堂,我国著名酿酒专家。一九三九年生,山东龙口市人,山东大学生物系研究生毕业。曾任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研究所所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职务。现任张裕集团公司技术顾问兼中国酿酒工作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恭堂主持研究的“烟台苹果香槟酒”和“张裕X.O级白兰地”,分别获得山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五年连续被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自一九九二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烟台市政府颁发的特贴。著作有《葡萄酒的酿造与欣赏》,《白兰地工艺学》。参加编著《葡萄酒生产工艺》,《葡萄酒工业手册》等书。

内容简介

“兰生”是汉武帝时一种百味美酒,“玉薤”是隋炀帝时的一种美酒。 唐朝大诗人留下不少歌颂葡萄酒的诗篇,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王翰的《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苏东坡不仅是个大文学家,还是个美食家,是个葡萄酒鉴赏家。他仕途 坎坷,多次遭贬,在不得意时描写世态炎凉: 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 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 在诗词中,蒲桃有时也指葡萄酒。苏东坡是个美食家人所共知,现在流 行的“东坡肘子”、“东坡肉”,就是证明。苏东坡曾写过《老饕赋》,说 的是面对精美的菜肴,听着美妙的乐曲,欣赏仙女的舞姿,还缺什么呢?他 说,“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葡萄”,才算是完美的享受。凉州的葡萄酒 ,因扶风孟贿赂张让而出名。 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太丰富了,不胜枚举。以上足以说明葡萄酒是中国的 国酒。 2 葡萄酒是舶来的洋酒说 说中国的葡萄酒是舶来的洋酒,理由也很充足。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西 域的葡萄和葡萄酒,是最早的证明。清朝末年张弼士先生创办张裕公司,是 我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开始。他聘用奥地利酒师,引进欧洲的葡萄品种、 酿酒设备和酿酒技术。在张裕公司的大门面上,就刻有“西法精酿各种葡萄 酒”。这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二次引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葡萄酒工业蓬勃 发展,是我国葡萄酒工业的第三次大引进。 可以这样讲,清朝以前的葡萄酒,是中国的国酒。它是用中国的原料, 中国的设备,中国的技术,酿造的中国式葡萄酒。遗憾的是那些酿酒设备、 酿酒技术都消失了,淘汰了,除了丰富的葡萄酒文化,物质的东西什么也没 留下。从张裕公司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现今的葡萄酒,不是继承了我国 传统的葡萄酒,而是以西方葡萄酒为基础。它穿的是西服,扎的是领带,一 身洋装。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中国的葡萄酒都应该属于洋酒之列 。 3 洋葡萄酒是我们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谁的科学先进,谁的技术发达,就应该向谁学 习,这样才能尽快摆脱落后状态。 把中国的葡萄酒划入洋酒之列,这在面子上不好看,感情上不好接受。 但我们考虑问题,不能从面子出发,不能从感情出发,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 ,理性地思考和判断。 我国的葡萄酒产业,从整体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上无法和西方相比。只 有正视落后,正视差距,才能想方设法缩小差距,消灭差距。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发展很快,形势很好,主要坚持了向西方学习,全面从 西方引进。今后我国葡萄酒工业的发展,还应该坚持这个方向。 黄酒、白酒像中国的国画,是中国的国粹,应该以中国的标准为标准。 外国人要学,就必须规规矩矩地向中国人学习。葡萄酒、油画,是西方人的 特长,应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我们要恭恭敬敬地向西方人学习。如果说 葡萄酒是中国的国酒,让西方人向中国学习,这就叫夜郎自大。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