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土阶:鄂东民居的微观世界(艺术与人文丛书)
作者简介
甄新生,1977年生于安徽六安,2002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系,现为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教育 部项目2项,发表过专著1部和4篇C刊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别山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研究,包括皖西地区水圩民居和鄂东地区生土建筑研究。主持与指导过东垸村、小漆园和东冲等12个传统村落修缮设计。
内容简介
鄂东干栏式建筑,在全国都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建筑形式与遗迹,在长江中下游潮湿地区,要修建临水的建筑,而又无法普遍采用台式建筑,所以,干栏式建筑应运而生,它采用了台式建筑被“抬举”的样式,解决了潮湿的问题,达到了临水而居的目的,可谓是一种为潮湿地区而生的十分经典的建筑样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今,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和东南亚的国家,仍然在广泛使用。 湖北地区多江河湖汊,所以干栏式建筑较多存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逐步被改建了。我们从很多乡镇都位于河汊之地,甚至现在还有占用河床来建设房屋来看,就很好理解干栏式建筑大量存在的原因,它一定程度上带有水上建筑的遗风。“在宽阔的湖泊和主要河流上,一直以来都有许多以水上作业为生的居民。他们或专门从事捕捞渔业,或从事水上运输和交通,或半渔半耕。许多人常年生活在船上,他们既可单独作业又能联合经营,白天劳作,晚上通常停泊于相对固定的地点。一些港湾、河汊成为船民经常集聚停泊的场所,形成特有的水上聚落形态。这类流动型水上聚落在规模上大小不一,船只从三五条到上百条不等。由于集中停泊于相对固定的港湾,该地点岸边自然衍生出相关生活服务设施,如商业店铺、摊贩等。还有一些船只专门经营生活服务,甚至还设有‘水上学堂’。这类水上聚落历史悠久,历代地方志书上多有记载,目前在洞庭湖流域和汉江流域依然存在。” 清末的汉口沿江地带,还能看到干栏式建筑大面积的存在。逐水而居的聚落慢慢形成,主要是由多江河湖汊的地貌特点决定。 “长江沿线、洞庭湖流域及汉江流域一直有此类船民。他们和陆地居民语言相通但又有别于当地的族群,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船民聚落,以船为家,每船首尾翘尖,中间平阔,并有竹篷遮蔽作为船舱。一艘船同时提供了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生产劳动在船头的甲板,船舱则是家庭卧室和仓库,而从事水上运输的置民会将船舱同时作为客舱或货舱,有时置民还在船尾饲养家禽。早年上岸定居的船民则在江畔,港深滩涂兴建干栏式民居。先在地面打上木桩,然后或是将原先的家船架于其上作为房屋,或是在木桩上设木板建设房屋,其内部空间非常狭小,这种房屋被称为吊脚楼,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陆续安排船民上岸,21世纪初大部分已经定居陆地。” 对于专门在长江和汉江这样的大河流里,过去有很多长年居住在船上的居民,他们在逐渐舍舟登岸的过程中,采用过的过渡建筑形式,就是干栏式建筑。黄州城北面的鸭蛋洲,是长江上的冲积沙洲,洲上的建筑,受到干栏建筑的影响,都修在高台上,多数人家垒台基3至5米高,建筑采用梁柱结构,不砌墙,用稻草绳在柱子上进行盘结,再用泥巴糊墙。汛期当江水淹到房子的时候,融化泥巴,水能比较顺利地流淌而去;建筑的上部分,家家都修建阁楼,在水到来之前,就把重要家具放在阁楼上,避免被水冲走。甚至有人在阁楼上储备一艘船,以作生避之用。显然,这样的建筑体现着湖居之地的人先民独特的生存智慧。 当建筑下半部分只剩下几根柱桩的时候,建筑的上部就被无形加大,这样无限被抬举,又有怎样的精神内涵?在汉代画像砖中,这样的建筑在修 仙精神感召下,被神化,成为精神最后的归宿——昆仑山的代表,于是建筑的屋顶上住满神仙,人成仙之后,还会皈依到西王母膝下。“但文化性格转变了。唐代那种飞跃的屋顶,经过宋代的制度化与金元的修正,到明代,翅膀就收敛了。这时候建筑的主要造型因素是墙壁,装饰的主要因素是屋脊。宋代以前,民间建筑大多是木架上顶着一个歇山屋顶,此时却改为山墙上顶着硬山屋顶。建筑环境的气氛只要比较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与清代宫廷版的《清明上河图》就一目了然了。开放的中国建筑终于加了一个硬壳,我们成为造墙的民族了。” 我国传统建筑,在很长的发展时间里,没有封闭的墙,多用通透性很强的长窗与木门,一直灵性很强,直到明朝后,才大面积出现砖墙民居,我们才成为真正的“造墙的民族”。 “茅茨土阶”是一个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特征的隐喻和象征,乡土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民居是立身之本,也是民间智慧的集中体现。大别山脉绵延在鄂东地区的山地,有一些传统建筑形态保留完好的古村落,这些看似简朴的房屋,就地取材,看似简单,却浓缩了当地的文化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