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大变局/王朝拐点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幼主登基,外戚专政百姓苦 公元25年,刘秀自立为帝,史称汉光武帝,东汉 自此建立。汉光武帝本身是布衣出身,但他所依靠的 统治集团则是一个以南阳豪强为主的地主集团,他所 封的功臣有365人,其中外戚45人。东汉朝廷用人, 主要从这个集团中选取,皇室宗室的男婚女嫁,也大 体上不出这个集团的范围。豪强占有大量土地人口, 垄断官位,因此东汉统治集团从形成之始,其内部各 豪强就具有严重的土地兼并性和地方割据性。光武帝 曾想通过土地政策解决这一问题,但终以失败而告终 。 不过在汉光武帝和他的继承人汉明帝在位时,他 们惩治不法官吏比较严,赋税徭役比较轻,对外战争 比较少,“天下安平,百姓殷富”,使**在经王莽 之乱后,政治稳定,得以休养生息,从而奠定了东汉 196年的**基石。明帝去世后,汉章帝改变了汉明 帝的“严切”政治,人称他为“宽厚长者”。汉章帝 死后,东汉政治便进入黑暗时期。在章帝以后,东汉 的皇帝多为幼年继位,东汉的动荡也由此开始。距皇 权*近、得到优厚待遇的外戚与宦官有了可乘之机, 先后掌权,围绕着皇权展开了一场场血腥斗争。所以 说东汉的衰落与动荡始于章帝以后的和帝,其表现形 式就是外戚与宦官的轮流专政。 东汉王朝在选妃上采用“采女制”,这也为外戚 专权创造了条件。所谓东汉的“采女制”,简单地说 就是帝王在选妃上为了能跟皇室门当户对,在每年的 八月由中大夫、掖庭臣、相工到洛阳附近乡里巡视, 按照标准察访德才兼备的良家童女。由于洛阳一带是 名门大族和功臣列侯们的聚集地,这样就使得良家童 女基本上全是从这些高门大族中选拔出来。而这些出 身于高门大族中的某一位良家童女一旦成为皇后,其 娘家势力会跟着*为雄厚,也自然成为她强大的靠山 。所以,在东汉朝廷内,当皇帝有所作为、势力强大 时,就是帝*、外戚和官僚三派协调掌控政权,而当 皇帝的势力衰弱时,政权就落人了代表大官僚利益的 外戚手中。 东汉**位专权的外戚是大将*窦宪。章帝去世 后,年仅10岁的和帝继位。皇帝年幼,自然就由太后 辅政,于是太后窦氏临朝,重用其兄长窦宪,皇权就 落到了窦氏一门的手中。说到这里,应该说明,在历 **从来就没有**的必然。尽管东汉朝廷以豪强势 力为基础,“采女制”又使豪强与皇族紧密地联系到 了一起,使外戚专政具备了客观条件,但这并不等于 说就一定要出现外戚专政。在窦太后之前光武帝刘秀 的郭皇后、阴皇后和汉明帝的马皇后,当然,由于郭 皇后早废,而光武帝刘秀身为开国之君,地位不可动 摇,所以光武帝统治时期外戚不会专政,郭皇后与阴 皇后也就不在考虑范围内。尽管如此,就只以明帝马 皇后与窦太后比较,也可看出外戚专政的出现与代表 皇权、处于权力**之人的人格特性是有着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