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进化者/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

孤独的进化者/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2.10
折扣购买: 孤独的进化者/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
ISBN: 9787549572878

作者简介

刘慈欣,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因为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巨大贡献,于同年获得银河奖“科幻功勋奖”。 刘慈欣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内容简介

通过脑电波旅行 这是高山与平原、*原与森林的交接处,距我工 作的航天中心有2000多公里,乘电离层飞机用了15分 钟就到了这儿。面前的塔克拉玛干,经过几代人的努 力, 已由沙漠变成了*原,又经过几代强有力的人 口控制,这儿再次变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现在大* 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天山覆盖着暗绿 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 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 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 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现在,长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带工作的人已有上百 万,他们回地球度假的费用是惊人的,吝啬的宇航局 就设计了这玩意儿,于是每个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员 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 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 的快乐。这个小玩意儿一开始被当作笑柄,但后来由 于用它“度假”的人能得到可观的补助,竟流行开来 。***的技术被采用,这人造眼睛越做越精致,现 在,它竟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他(她 )的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多带一双眼睛去度假 成了宇航系统地面工作人员从事的一项公益活动。由 于度假中的隐私等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再带双 眼睛,但我这次无所谓。 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 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泣声。 “上次离开后,我常梦到这里,现在回到梦里来 了!”她细细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 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 闭了。” 我从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 同你周围的太空 比起来,这*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 “啊,当然,太空中的人还是封闭的,20世纪的 一个叫耶格尔的飞行员曾有一句话, 是描述飞船中 的宇航员的,说他们像……” “罐头中的肉。” 我们都笑了起来。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 花儿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 广阔的*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 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 真美耶!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半趴 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 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笑着摇摇头, 这是一个闪电变幻、疯狂追逐 的时代,女孩子们都浮躁到了极点,像这样的见花落 泪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 “我们给这朵小花起个名字好吗?嗯……叫她梦 梦吧。我们再看看那一朵好吗?她该叫什么呢?嗯, 叫小雨吧。再到那一朵那儿去,啊,谢谢,看她的淡 蓝色,她的名字应该是月光……” 我们就这样一朵朵地看花, 闻花, 然后再给 它起名字。她陶醉于其中,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忘 记了一切。我对这套小女孩儿的游戏实在厌烦了,到 我坚持停止时,我们已给上百朵花起了名字。 一抬头,我发现已走出了好远,便回去拿丢在后 面的背包。当我拾起*地上的背包时,又听到了她的 惊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我扶起那朵白色 的野花,觉得很可笑,就用两只手各捂住一朵小花, 问她:“她们都叫什么?什么样儿?” “左边那朵叫水晶,也是白色的,它的茎上有分 开的3片叶儿;右边那朵叫火苗,粉红色,茎上有4片 叶子,上面两片是单的,下面两片连在一起。” 她说的都对,我有些感动了。 “你看,我和她们都互相认识了, 以后漫长的 *子里,我会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们每一个的样儿, 像背一本美丽的童话书。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我这儿的世界?这也是你的世界了。要是你再 这么孩子气地多愁善感下去,那些挑剔的太空心理医 生会让你永远待在地球上。” 我在*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 *丛中的小溪旁。我迈过去继续向前走,她叫住了我 ,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溪里。”我蹲下来把手伸 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 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 叹。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舱 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 *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 在湿手上凉丝丝的,“不,别动,这真是天国的风呀 !” 我把双手举在*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然 后应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湿, 再举到风 中把天国的感觉传给她。我们就这样又消磨了很长时 间。 再次上路后,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轻轻地说: “你那儿的世界真好。” 我说:“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这方面的感 觉都磨钝了。” P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