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男孩/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4卷)。 《红瓦》、《*房子》、《根鸟》、《细米》、《天瓢》、《青铜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德、*、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馀种,其中有**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作品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奖、宋庆龄文学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金*奖*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马戏团 一 在河岸边芦花盛开的那些*子里,油麻地中学因 马戏团的到来而整*处于兴奋之中。 村社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是寂寞的。一场电 影,一场文艺演出,都能使这里的男女老少陷入兴奋 。他们渴望这种时刻。夜幕降临,人们从四面八方往 一个打谷场或一块刚收割完庄稼的空地上聚拢。遇上 无月的夜晚,就见一路的马灯和手电的闪光,人们呼 唤着走散的朋友或家人的名字。打谷场或庄稼地已是 黑压压一片人群了,通向这里的许多条路上,还在灯 光闪烁。赶上电影或演出已经开场,这些迟到的人就 会像被战争驱赶的难民,一路狂奔,四下里到处响着 “哧通哧通”的跑步声。这种机会并不太多,一年里 也就五六次。人们的**便会随着时距的加大而变得 强烈,一旦有了这一机会,便会不要命地抓住。因此 ,常常发生场地容纳不了观众的情况。这种时候,场 地上就会乱哄哄的,你挤我,我挤你,人群在夜空下 犹如黑潮,涌向这边又涌向那边。如果场地挨着水边 ,就会有许多人被挤落在水里。总是听到哭爹叫娘的 号喊。机灵的孩子,就爬到场地周围的树上去,有时 一棵树上能爬上去十几个,像落了一树的大鸟。我记 得,我有许多次看电影,没有一块立脚之地,是在电 影银幕的背后——小渠或小沟那边看的。一边看,心 里还一边乐——觉得在银幕后边看很有情趣。 青年与少年对这种机会*在意。平素隔着一定距 离的姑娘和小伙子们现在被挤成了一堆儿,心惊肉跳 的,互相感应着对方身体的柔软和结实,嗅着异样的 气息。胆大的,可以合理地利用一下这种场合,说几 句撩逗人的话,或掐或捏或搂或抱地做出几个动作来 。这是一个机会。少年则可以疯,爬树、追逐、打架 ,显示勇敢,被电影上的英雄所激动。 这一带放电影或演戏,十有八次是在油麻地中学 的*场上。 马戏团的演出,自然是千载难逢的事情。 早在马戏团到来前三天,油麻地中学就开始忙碌 。搭台子,收拾屋子(马戏团被安排在油麻地中学食 宿,学校把一间*大的教室腾了出来),给食堂增加 桌凳……学生们已无心学习了。即使上课,也一个个 心猿意马,时刻念着马戏团早点到来。 那几天,谢百三每天总是汗淋淋的。 谢百三既有为仆的天性,又有指挥他人的**。 但,他缺少指挥的才能,也无指挥的冷酷、傲慢与心 安理得。因此,他的指挥就*不是号令他人而自己则 做大爷的那一路。劳动时,我们总是看到他把工具一 趟一趟地先扛来,总是看到他在劳动时**个脱去衣 服赤膊上阵,又总是看到他在劳动结束后独自一人收 拾残局,把那些工具再一趟一趟地扛回去。他骨子里 是个仆,这一角色他将承担一辈子。造物主造人,大 概不是胡来的。他把人分成无数个角色,这一角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