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系列丛书

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系列丛书
作者: 编者:王珊珊//梁同乐|责编:郭赛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4.08
折扣购买: 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系列丛书
ISBN: 9787302578352

作者简介

\"王珊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信息系统项目高级管理师,曾担任东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从事数据挖掘方向研究;\"

内容简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开启,大规模、高纬度、非结构化数据层出不穷,要将这样的数据以可视化形式完美的展示出来,传统的显示技术已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大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目前,高职高专的同类教材大多数是本科教材的缩减版,教材从内容选择到编排上都还是沿袭本科的理论体系,结果是学生只掌握了会计核算的一些知识点和基本原理,但实际核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非常薄弱,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严重脱节。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包含大量实践操作的教材,但这些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1.《大数据可视化》,机械工业出版社,王文、周苏,2019年02月初版。从内容组织上看较为简明,文字介绍也较为紧凑。该书在内容组织上是章节式结构,仅仅应用了Excel和Tableau两个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对于大数据专业来说内容比较单薄。 2.《大数据可视化》,中国铁道出版社,匡泰,2019年06月初版。本书是打破了传统的教材编写框架,以“项目驱动”,按照不同任务编排教材结构。这种教材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但目前从实际使用效果看,还远未成熟,主要问题是: (1)片面强调以项目为主线,打破了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看上去很有创新性,也能让学生接触一些实务,但学生从一无所知到马上界入实务操作,需要吸收的知识过多,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所出的教材因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结构,被接受的程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2)任务设计与案例设计粗糙。这类教材中有一些书仍是套用传统教材的内容,只是在提法上将原来的章节改成了任务,这导致在教学中虽有任务驱动的形,但缺乏任务驱动的实,所编写的教材也就缺乏特色。 (3)教材内容组织割裂化。在教材内容组织上,目前市场上的教材通常每个章节配套各自的习题和案例,案例之间没有关联,学生做核算和做实务使用的是不同的习题或案例资料,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割裂化地理解和使用相关知识,从而导致应用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