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理论与技术
作者简介
余志晟,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做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研究。研究领域为能源与环境科学。在淡水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污染源溯源、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许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淡水生态环境损害基线、因果关系及损害程度的判定技术方法 ”。应邀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以色列自然科学基金会等评审,担任南非罗德斯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外籍评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的评审工作。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
内容简介
生态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淡水生态环境不仅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微气候调节、环境污染物净化、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维持等起着重要作用。淡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对准确把握淡水生态系统的污染状况,对淡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社会为保护生态环境、落实损害担责原则而做出的重要理论创新。近年来,涉及淡水生态环境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事件急剧增多,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数量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针对淡水环境污染事故高发,相应的环境损害评估工作与技术体系难以支撑环境损害索赔诉讼的现实需求。 本书的编写遵循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从淡水生态环境损害的基线判定入手,重点阐述了环境损害溯源和损害程度判定等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并为司法鉴定机构、政府部门和生态环境保护公司从事淡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的专业人士编写了淡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从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行业的相关人员提供了多方位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