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文献探论

文字文献探论
作者: 魏宜辉|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4.70
折扣购买: 文字文献探论
ISBN: 9787547522066

作者简介

魏宜辉,1971年1月出生,安徽省安庆市人。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学术方向为古文字与战国秦汉出土文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再论马王堆帛书中的“是=”句》《“畞”字构形新探》及秦汉玺印姓名研究系列论文等。

内容简介

出自原文(书摘部分建议带有关键字),必须文字格式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 據相關研究,該墓墓主爲第一代軑侯利倉之妻。 墓中出土印章一枚,方形, 盝頂,穿孔,繫絲帶,文字長體横排,陰文篆書。發掘者指出該印爲墓主名章,並將印文釋爲“妾辛□”。 這枚印章的圖像資料,最早的是發掘者在考古報告《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公佈的一張照片(圖一),雖然不太清楚, 却是其後很長一段時間内所僅見的印面圖片,是學者們研究的主要依據。 該印的摹本則在其後公佈,較早的見於周世榮先生《長沙出土西漢印章及其有關問題研究》一文(圖二)。這一摹本後爲多種論著所收録。新近出版的《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則公佈了該印較爲清晰的彩色照片(圖三)。這些資料是我們接下來討論的基礎。 該印爲墓主之印。印文首字爲“妾”向無疑義,只是關於所謂的“辛□”,學界則多有討論,討論的焦點集中於“辛□”的性質是姓名還是人名及其文字釋讀這兩個問題上。陳直先生據發掘簡報的描述,提出“墓主人當爲辛姓,妾爲自謙之辭”的説法,並據墓中出土漆書“君幸食”“君幸酒”推測墓主名爲“君幸”。從公開發表的論著來看,唐蘭先生較早提出該印印文爲“妾辛追”三字;他還認爲“辛追顯然是墓主人的名,姓什麽就不清楚了”。顧鐵符先生通過列舉漢印實例論證“從漢代印章的制度來説,男人稱臣,女人稱妾是通例,而且‘臣’或‘妾’後面都只有名,而無姓……凡是稱臣稱妾的都不冠以姓,因此,‘辛’决不是姓。也不是什麽辛氏”。唐蘭先生的遺著《長沙馬王堆漢墓軑侯妻辛追墓出土隨葬遣策考釋》却與前引其説略有不同,認爲“從漆奩裏面的印章來看,她的姓名叫辛追”。關於所謂“辛□”的性質,顧鐵符先生的論證是十分充分的,“妾”後的印文只能是墓主的名字。王人聰先生在肯定其説的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的補證。此説目前已爲學界廣泛接受。至於“君幸”,只是根據當時有限的材料做出的一種推測;從其後各地出土的相同或類似格式的漆書文字來看,“君幸食”“君幸酒”只是當時的吉語,與墓主姓名無關。 …… 前賢對“辛追”這一釋讀也並不是毫無懷疑的。王人聰先生先是引録該印釋文時在“追”字後加了一個問號,後來又對該釋讀提出了明確的質疑,謂: 諦審《報告》所附照片,此字偏旁筆畫殘缺過甚,很難定爲“追”字。 《報告》將此字存疑,闕而不釋,這樣處理是比較嚴謹的。 我們認爲王先生的看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根據上引印面照片,結合出土秦漢文字資料,我們認爲所謂“辛追”二字其實是一個字,該字實爲“避”字的一種變體寫法。 1.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广泛涉猎古文字构形、金文释读、简帛释读等多个领域,展现作者研究视野之广阔。 2.本书不仅展示了作者在专业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更通过多角度切入问题,为解决学界困扰已久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创见。 3.本书推导严谨,论证清晰,为学界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于学科建设和研究推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