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24小时生活法(汉竹)
作者简介
杨长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博士后 致力于老年病的临床诊治与药物防治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疾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不仅注重药物治疗,更兼顾饮食、运动、理疗,以达到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的效果,疗效明显,受到广大患者的赞誉和信赖。 吴雪萍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在老年常见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担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
内容简介
关于高血压的小常识 高血压没有症状可以不治疗吗 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增高会导致靶器官损害,危害心脑血管健康。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和不适,但是测量出的血压值的确比较高。高血压没有症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高血压的危害不在于它有多少伴随症状,而在于持续升高的血压会在无声无息中对心、脑、血管、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高血压一旦确诊,就需要进行干预治疗,对血压进行控制,不能因为没有症状或没有不舒服就不治疗、不重视,一旦高血压发展到对实质性的器官造成损害,就不容易控制了。因此,无论有没有症状,患了高血压要遵医嘱进行治疗。 高血压能治愈吗 高血压能否治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是由其他疾病继发,比如肾动脉狭窄,或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通过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可以得到治愈。但如果是由遗传、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原发性高血压,基本不存在完全治愈的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生活调养等方式对血压进行控制。 降压越快、血压越低就越好吗 降压过程中我们需要缓慢、平稳、长效地控制血压,降压过猛容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还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一般在4~12 周以内将血压降低到一个正常的范围就可以了,老年人还可以适当延长。 血压也并不是越低越好,如果血压降得太低,反而会使血流量不足,引起全身性的供血不足,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人体正常血压的最低值是收缩压不低于90 毫米汞柱,舒张压不低于60 毫米汞柱,最好不要超过这条临界线,以免导致休克。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具体降压和用药要在医生对患者病情综合评估、指导下进行。 父母有高血压,孩子一定会遗传吗 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父母双方都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45%;父母一方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28%。而且一家人一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比较相似,因此,高血压往往呈现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 但高血压不是遗传病,并不是父母患有高血压就一定会遗传给子女,只是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已。继发性高血压一般不会遗传,而是引发高血压的疾病有可能遗传,即使原发病遗传也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高血压。 总之,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从小就要注意生活方式,做好预防工作。 瘦人会得高血压吗 肥胖虽然是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肥胖不是引起高血压的唯一因素。肥胖的人未必就一定会患高血压,瘦的人也未必就不会患高血压。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摄入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吸烟,精神总是高度紧张、焦虑,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会诱发高血压,所以瘦人也是有可能患高血压的。因此,即使很瘦的人,也要规律饮食、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本书以一天24小时和一年四季时间为主线,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一日生活调养指南,并且告诉高血压患者如何根据季节气候变化调整防护重点。 二、本书不仅从监测、用药、急救等专业方面指导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防护,而且从运动、饮食等生活方面入手,告诉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平稳血压。 三、本书还介绍了高血压的8种常见并发症,指导高血压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