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6.80
折扣购买: 工程项目管理(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ISBN: 9787302518211
黄琨,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项目管理和评价等。先后主持中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中石油合作科学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于2011年收录于《新华文摘》论点摘要;出版或合作出版著作7部;获得中石油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著作二等奖(省部级)。张坚,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项目评价与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
第一节 项目与项目参与方 一、项目的概念 “项目”一词由来已久,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许多组织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给项目下过定义,其中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所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2017)中,项目是指“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哈罗德?科兹纳(Harold Kerzner)(2006)认为,项目是具有以下条件的任何活动和任务的序列:有一个将根据某种技术规格完成的特定的目标;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有经费限制;消耗资源(如资金、人员、设备)。 R.J.格雷厄姆(1988)认为,项目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它与常规任务之间关键的区别是,项目通常只做一次;项目是一项独特的工作努力,即按某种规范及应用标准导入或生产某种新产品或某项新服务。这种工作努力应当在限定的时间、成本费用、人力资源及资财等项目参数内完成。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项目下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定义都有其共性:即项目是在一定条件约束下的具有特定目标的一项一次性任务。当目标实现或者权利方决定结束时,项目就结束了。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 此定义实际包含三层含义。 (1) 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这一点明确了项目自身的动态概念,即项目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指过程终结后所形成的成果。例如,我们把一个区块的勘探开发建设过程称为一个项目,而不把一个新的区块本身称为一个项目。 (2) 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会受到一定的条件约束,这些条件是来自多方面的,环境、资源、理念等。这些约束条件成为项目管理者必须努力促其实现的项目管理的具体目标。在众多的约束条件中,质量(工作标准)、进度、费用是项目普遍存在的三个主要的约束条件。 (3) 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项目是否能实现,能否交付用户,必须达到事先规定的目标要求。功能的实现、质量的可靠、数量的饱满、技术指标的稳定,是任何可交付项目必须满足的要求,项目合同对于这些均有严格的要求。 可见,项目是一个有待完成的一次性任务,有特定的环境和目标;在一定的组织、有限的资源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满足一定的性能、质量、数量、技术经济指标等要求。 由项目的定义可以看出,项目可以是建造一栋大楼、一座工厂或一座大水坝,也可以是解决某个研究课题,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等。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彼此相互关联的一次性任务或活动过程。通过项目的实施,最终要达到预计的目的。项目可以在组织的所有层次上进行,它可能仅涉及一个人,也可能涉及成千上万人,如参加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有四十多万人。完成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十分钟,也可能长达十几年。项目费用少则不足百元,多则可达数千亿元。总之,项目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遍布各行各业的每一个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这些都是一次性的,都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不得超过一定的费用,并有一定的性能要求等。所以,有人说项目是建立一个新企业、新产品、新工程,或规划实施一项新活动、新系统的总称。 《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全面系统、条理清晰,每章均配有思考题和案例,可供读者复习、巩固之用,以便帮助读者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