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经典译林青少版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序言》,成为当时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他的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学论著多个方面,代表作有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
内容简介
一八一五年的时候,迪涅城的主教是比安维尼· 米里埃先生。主教大人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大概 已有七十五岁。自一八〇六年以来,他一直在该教区 任主教。 米里埃先生初到该区上任时,陪伴而来的还有一 位比他小十岁的妹妹。他妹妹名叫巴蒂斯蒂娜,是一 位老姑娘,终身未嫁。 他们共用的仆人就只有一个与巴蒂斯蒂娜小姐同 年的女佣——马格卢瓦太太。马格卢瓦太太以前是米 里埃先生任本堂神甫时的女佣,现在则是小姐的贴身 侍女,又是主教的管家,双重头衔集于一身。 米里埃先生来该城上任时,人们根据帝国法令的 规定,以仅次于元帅地位的礼仪规格隆重地接待了他 ,把他安顿在主教府里。 安顿就绪,全城静候主教履行职责。 主教府与小城医院正好毗邻。 主教府建于上个世纪初叶。大厦用石料建成,雄 伟而壮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富丽堂皇的爵爷贵人府 第。隔壁的医院则相形见绌,是一幢狭小而低矮的普 通宅院,只有上下两层,另带一个小小的花园。 主教到任三天后,视察了医院。视察完毕,他特 意邀请院长到他府上观光。 “院长先生,”主教说,“您的医院里现在有多 少病人?” “二十六个,主教大人。” “这与我数的一样。”主教说。 “那些病*,”院长接着说,“一张挨一张,实 在显得太拥挤了。” “这正是我所关注的。” “而且,对于正在康复的病人来说,那花园也似 乎小了点。” “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这次谈话是在楼下的餐厅里进行的。主教沉思片 刻,突然转向院长: “院长先生,您认为,光在我们坐的这个厅里, 能容纳多少*位?” “在主教大人的餐厅里?”院长愕然地大声问道 。 主教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大厅,像是在用眼睛测算 似的,然后又抬高嗓门说:“听我说,院长先生,这 显然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您那窄小的五六间屋子里, 挤着二十六个病人。我们这儿才三个人,却占据了可 容纳六十个人的位置。其实,现在您住的是我的房子 ,而我住的应是您的。您把我的房子还给我,物归原 主。这儿才是您的医院呢。” 第二天,那二十六个可怜的病人被安顿到了主教 府,而主教大人却在原来的医院里安了家。 巴蒂斯蒂娜小姐心悦诚服,无所怨言,毫无保留 地服从了这种安排。这位虔诚的圣女从来都认为,米 里埃先生既是她的兄长,又是她的主教。她衷心地爱 戴他,并且极为淳朴地敬服他。他说话的时候,她俯 首帖耳;他行动的时候,她亦步亦趋。只有女佣马格 卢瓦轻轻抱怨了几声。 按照惯例,主教们总要在他们的训谕告示上署上 自己的教名全称。当地的穷人,则在主教一长串的姓 名中挑选了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一个,单称他为比安维 尼主教。看来,这个称呼也很合主教的意。他说:“ 我喜欢这个名儿,‘比安维尼’比‘主教大人’来得 好。” 他祖籍是普罗旺斯,所以轻而易举就掌握了南方 各种方言。这既使得他博得了广大群众的欢心,又大 大有助于他去了解和接近各阶层的人士。因此,他也 使自己深入进了各种各样的人的心灵深处。 在处理繁杂的公务和作*课之余,他首先想到的 是贫苦人、病人和*痛苦折磨的人。在考虑痛苦者和 贫困者之余,他首先从事的是劳动。有时,他手持铁 铲在园子里翻地耕耘,有时他又伏案诵读,撰写文章 。 P1-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