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安全:孩子必看的92条安全常识
作者简介
付国,曾任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一直致力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安全和健康问题的推广,坚信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大于一切。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上海市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会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曾先后在国内著名咨询公司、国家部委、央企工作,曾主导或参与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内容简介
PART1 居家 安全 我们都认为在家里很安全,但实际上,家庭环境中也潜伏着很多安全隐患。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事实上,很多小朋友往往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从而让最安全的家庭环境变得不那么安全。 第一章 小小好奇心, 闯出大祸端 我把玩具塞进鼻孔里拿不出来了, 这可怎么办呀? 情景小剧场 萱萱在家经常玩角色扮演游戏,有时候扮妖怪,有时候扮精灵。这天,她又扮了一个妖怪。但是,今天扮演的妖怪应该长着大鼻孔,而她的鼻孔太小了,不像妖怪,怎么办呢? 于是,萱萱拿了两颗塑料圆珠,往自己的鼻孔里塞,想把鼻孔塞得像妖怪一样大。可是,还没等她把两个鼻孔都塞住,呼吸就有点儿困难了。萱萱有点害怕,想马上取出塑料圆珠,可是却怎么都弄不出来,而且圆珠越弄越深。这可把萱萱吓坏了,连忙告诉妈妈。妈妈赶紧带萱萱去了医院。 三思而后行 鼻孔、耳孔是我们身体上的“孔”,这些“孔”跟身体的内部紧密相连,当你想把纸团、硬币、玻璃球、樱桃核、乐高等不属于身体的东西硬塞进这些“孔”中时,一定要思考一下: 1.这些东西能塞进身体吗?它们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2.干净卫生的东西就可以塞进“孔”里吗? 3.如果塞进去取不出来,怎么办? 这样做,不安全! 1.认为玩过很多次了,不会有事。 很多小朋友觉得,之前玩了很多次这种游戏,都很安全,所以这次也不会失手。但是,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2.认为小心点就好。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出现危险都是因为不小心,只要自己小心一点儿,就不会有危险。 但是,很多事故并不会因为自己小心就不会发生,危险不可控,再小心也不如避免去做危险的事。 3.认为异物能进去,就能出来。 这是很多人的心理,但恰恰是这种心理,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现实是,很多东西能塞进去,却很难弄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嘴巴里塞着灯泡进了医院。 这样做,才正确! 1.危险的事,绝对不能做。 把东西塞进鼻子、耳朵、嘴巴里,可能会堵塞气管、气道,造成疼痛、咳嗽、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玩耍或者耍酷而尝试这么做,以免让自己身处危险之中,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2.异物塞孔后的正确处理。 如果不小心将花生、黄豆、小零件等异物塞进鼻孔或耳朵,千万不要轻易用棉棒等工具乱捅,以免把异物推到更深的地方。儿童应该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在大人的帮助下取出异物,或直接去医院,请医生用专业的工具处理。 若耳朵里塞进了异物,且物体清晰可见,那么可以尝试利用重力作用把异物取出来。将头部歪向塞有异物的耳朵一侧,晃动头部或者轻轻拍打耳朵,使异物自行掉落。如果这样做没什么效果,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请医生用专业的方法和工具来处理。 若异物卡在鼻腔里,可尝试用鼻子往外吹气,将异物吹出鼻腔;如果物体是可见的并且可以轻易用镊子夹住,可以借助镊子取出。如果以上方法失败,或出现持续疼痛、出血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3.及时制止小伙伴的危险行为。 如果身边的伙伴安全意识薄弱,想要把异物塞进身体某些部位,那你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止他们。 安全小提示 在新闻中,经常会看到有儿童的鼻子或耳朵被异物塞住,最后需要做手术才能取出来。小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这类安全问题。玩花生、黄豆、乐高零件等颗粒物的时候一定小心,不能往身体里乱塞,如果塞住了拿不出来,应该及时去医院求助医生。 1.家里的黄豆、花生、米粒、硬币等,能塞进身体的“孔”里的东西是否已经妥善放好?你最好让爸爸妈妈将这些东西装在密封罐中,拧紧盖子,放在你够不到的地方。 2.你平时是否有往鼻子、耳朵、嘴巴里塞异物的习惯? 电风扇不转了,我可以拆开修理吗? 情景小剧场 哥哥和妹妹正在看电视,电视里放的是妹妹最喜欢的《小猪佩奇》。天气炎热,妈妈给兄妹俩打开了电风扇,调整好角度,就去厨房做饭了。 看了几集之后,哥哥有些不耐烦,他更想看《熊出没》,于是拿起遥控器换台。妹妹不乐意了,叫嚷着要换回来。两个人谁也不让谁,开始争抢遥控器,结果一不小心,两人撞倒了电风扇,遥控器也摔了出去。 于是,风扇停了,遥控器捡起来的时候也不能用了。 哥哥怕被骂,于是找来工具箱,学着爸爸的样子,动手“修理”起了遥控器和电风扇,结果遥控器被拆得七零八落,不能复原。更加危险的是,哥哥没有断电就胡乱“修理”电风扇,差点被电到。 三思而后行 家里的电器突然不能用了,这个时候请思考: 1.为什么会这样?是电器内部故障,还是其他原因? 2.我能自己尝试修理电器吗? 这样做,不安全! 1.不断电就用手接触家电。 不能用手去摸正在高速旋转的风扇扇叶。不仅如此,哪怕是出了故障不转的风扇,也不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用手去摸,万一风扇突然启动,会割伤手指。 2.擅自修理插线板。 当家电无法正常运行的时候,小朋友有时候会觉得是插线板坏了,可能会找工具去拆装、修理插线板。这是很危险的行为,很容易引起触电。 这样做,才正确! 1.远离正在运转的家电。 当电视、洗衣机等电器正在运转时,小朋友要远离这些家电,不要在家电周围打打闹闹,因为奔跑打闹有可能会碰到家电,发生事故。 高速运转的风扇扇叶比刀子还要锋利,留长头发的孩子,更要远离正在旋转的电风扇,否则,头发在风的吹动下容易被吸进风扇里,引发危险。 2.不擅自修理出故障的家电。 家电发生故障时,小朋友不要擅自去修理,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让父母或者专业的维修人员来修理。 安全小提示 在家的时候,小朋友尽量不要独自使用微波炉、洗衣机等不易操作的电器,如果要使用,请寻求家里大人的帮助。 家里电器出现故障后,家长要及时修理,尽量不使用有安全隐患的电器。 1.家电是否都摆放在安全的位置? 2.请你在大人的帮助下检查家电是否正常运转? 3.请爸爸妈妈教你吧!基础家电的使用方法你掌握了吗? 我想自己削苹果, 为什么爸爸妈妈不同意? 情景小剧场 “妈妈,饭做好了吗?我好饿!”跳跳刚放学回家,就扯着嗓子喊饿。 妈妈从厨房出来笑着说道:“你先洗手,饭马上好!桌子上有苹果,让爸爸给你削皮,你先吃点。” “好!”跳跳高兴地应了一声,放下书包,蹦蹦跳跳地跑到卫生间去洗手。 洗好了手,跳跳看了看正在专心工作的爸爸,犹豫了一下,然后自己拿起水果刀,削起苹果来。 “啊!”跳跳一不小心,把手指划伤了。 三思而后行 看到刀具,要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认真想一想: 1.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刀具?是我可以碰的东西吗? 2.刀具会给我带来什么伤害? 3.如果不得不使用刀具,我应该怎样去拿? 4.刀具用完以后,应该放在哪里? 这样做,不安全! 1.把刀具当成玩具。 刀具是家庭中常见的用具,但是刀具很锋利,拿在手里,一不留神就会伤到自己,非常危险。因此,小朋友不能随便触碰刀具,更不能把刀具当成玩具。 2.模仿大人使用刀具。 模仿大人是小朋友的天性。小朋友经常看到大人使用刀具,也会忍不住想要模仿。但是,小朋友并没有熟练使用刀具的能力,所以,不要随意模仿大人使用刀具,以免误伤自己。 这样做,才正确! 1.一定要记住家长和老师的话,刀具不是玩具!尽量不要触碰任何刀具。 2.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能够使用刀具了,那么一定要记住,在使用刀具的时候,手要握住刀把,不能握刀刃、刀尖,否则非常容易伤到自己或他人。 3.用完刀具以后,小朋友一定要把刀具收起来放好。 4.如果你一不小心割伤了手,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并用清水将伤口清洗干净,使用碘伏等药品处理伤口,伤势严重的话,要及时就医。 安全小提示 我们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刀具,比如水果刀、菜刀、剪刀等。这些刀具用途不一,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很锋利,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千万不能接触的危险物品。记住,要离它们远远的! 1.家里的刀具是否放在你够不到的位置? 2.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刀具吗? 厨房里为什么会有奇怪的气味? 情景小剧场 周末是青青一家团聚的时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聚到一起,吃个团圆饭。每到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做一大桌子菜。 青青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玩了许久,有些饿了,于是决定去厨房找点吃的。进了厨房,青青用力闻了闻,除了饭菜的香味,她还闻到一股臭臭的味道。 这时,妈妈十分慌张地跑了进来,赶紧关了燃气阀门,并把厨房的窗户打开。 三思而后行 请你思考一下: 1.燃气泄漏时有什么样的气味? 2.燃气泄露会有什么危险? 3.除了燃气,还有哪些东西是易燃易爆品? 这样做,不安全! 1.把打火机当玩具。 打火机并不是玩具,里面充满了可燃性气体丁烷。丁烷很容易爆炸,会危害我们的人身安全。 2.乱玩化妆品。 有些化妆品,如指甲油、香水等,含有易燃物酒精,在不断摩擦或者高温的情况下,有爆炸的可能。另外,一些铝制按压包装的化妆品,也有爆炸的危险。 这样做,才正确! 1.当心燃气。 燃气泄漏容易导致煤气中毒,如果遇到明火,还会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因此,小朋友不要自己使用燃气。爸爸妈妈应经常检查燃气灶连接处是否有松动、漏气现象,发现燃气灶胶管老化应立即更换。 2.正确处理燃气灶(罐)着火。 如果是燃气灶着火,可先关闭气阀,用灭火器、灭火毯或湿毛巾灭火;如果是燃气罐着火,要立即关闭燃气罐阀门,并用冷水冷却罐体,用抹布、被褥等浸水后盖在燃气罐上,使火焰熄灭。如果是角阀损坏,不能切断气源,要不断淋水降温,防止发生爆炸。切不可将着火的煤气罐放倒在地上。如果自己不能灭火,要大声呼叫,并立刻拨打119,请求消防人员帮助。 3.家中常备灭火器。 家庭中应该常备灭火器。家中成员要牢记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提,手提灭火器的提把,保持水平垂直,再把灭火器瓶体上下颠倒摇晃几次,让灭火器内的干粉松动;二拔,拔掉灭火器保险销,即将灭火器提把上的环状金属物拔掉;三瞄,在距离火焰3?5m处,将灭火器的喷管瞄准火源,一手握住喷管的最前端,另一只手提起灭火器提把;四压,食指压住灭火器的开关,喷出干粉灭火。 安全小提示 小朋友对生活中常见的易燃易爆品的危险性缺少认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朋友要了解易燃易爆品和基本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1.家里的燃气阀门是否松动?厨房通风是否良好? 2.消防设施是否齐全? 窗户上的防护栏到底是在防谁呀? 情景小剧场 叮当在客厅玩耍,忽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他跑到阳台,无奈个子太小看不到楼下的具体情景。在好奇心驱使下,他搬来了小凳子,踩在凳子上把头探出窗外往楼下看。 叮当的妈妈从卧室出来,看到叮当几乎大半个身体都探出窗外,吓得赶紧跑过去把他抱了下来。要知道,他们可是住在16楼啊!万一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三思而后行 请你思考一下: 1.阳台、窗户处的防护栏有什么作用? 2.想在阳台上看看楼下的景色,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3.除了家里的防护栏,还有哪些地方有防护栏? 1、五大安全,把隐藏在孩子身边的所有安全问题一一讲解 这本书从五大方向:出行安全、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饮食与健康安全,科普青少年在家里、学校、公共场所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为孩子的安全提供预防和即时的解决方法。 2、六个趣味小板块,真正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孩子更有兴趣,将安全常记心中 每篇文章分为情景小剧场、三思而后行、这样做不安全、这样做才正确、安全小提示、安全指数自测这六个板块,从颇具情景感的小故事出发,根据孩子遇到危险时的心理活动,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以及孩子会采取的错误做法。 3、90幅情景小漫画,增加孩子的记忆点 每篇文章搭配一张情景小漫画,帮孩子加深遇到危险是采取的正确方法,加深孩子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