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飞向太空港/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ISBN: 9787533953454
李鸣生,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航天七部曲”等长篇纪实文学20余部,出版有《李鸣生文集》(16卷),另有中篇小说、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多部。代表作有《飞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发射将军》《震中在人心》。其历时20年写就的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堪称中国航天文学通史,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曾获三届鲁迅文学奖、三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军文学作品特等奖等20余项奖项。
1989年9月3日凌晨,当劳累了一天的通信总站的 官兵们刚刚进入梦乡时,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暴发 了!霎时间,滔滔滚滚的泥石流沿着山谷海啸般倾泻 而下。仅半小时,房屋倒塌了,铁路冲垮了,桥梁摧 毁了,公路崩溃了,通往发射场的公路、铁路、小路 以及所有有线通信线路,全被切断了!人员伤的伤、 残的残、死的死。等发射基地的人们从睡梦中爬起时 ,往日干涸的山沟已变成了一片汪洋。 泥石流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里,“亚洲一号”卫星的准备工作 被迫中断。 在一个星期里,通信总站全体官兵的生存处在极 大的困难与危险之中。20立方米的石头横卧路中,大 卡车、小汽车浮在水面,铁轨横七竖八躺满一地, 200多问房屋淹于水中;还有成百上千的官兵和家属 们,要穿没衣服穿,要吃没东西吃,要睡没地方睡, 甚至连想喝一口水都很困难。 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基地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 。在基地领导的得力组织下,从司令员、政委,到战 士、家属,甚至几岁的小孩,全都行动起来。他们挽 起裤腿,卷起袖子,踩着泥水,踏着泥坑,不顾狂风 暴雨,不管千辛万苦,白天夜晚,齐心协力,同大自 然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搏斗! 本来,基地官兵们那一双双充满智慧的手,是用 来按动电钮的,是用来构筑现代文明大厦的,是用来 托举火箭卫星的,是用来开辟通向宇宙道路的。然而 ,面对大自然的凶猛袭击,他们的双手又不得不去从 事最原始的劳作:扒稀泥,拾砖块,推石头,垒锅灶 ,甚至还不得不忍着干渴、饿着肚子、顶着寒冷、冒 着危险,用一种近似原始的生存方式苦度灾日。 比如,泥石流降临后,通信总站的全体官兵从泥 水中很快爬起,含泪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又火速投入 到通信线路的抢修之中。他们重新铺设了79公里的地 下电缆线、52公里的地下光纤电缆线,完成了35公里 的明线架设和104公里的线路整修,同时还按时完成 了新型卫星地面站的抢建工作。结果,本需半年才能 完成的任务,他们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正是靠着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西昌卫星发射基 地全体将士最终顶住了泥石流的巨大压力,渡过难关 ,迅速恢复了“亚洲一号”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为 “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按时开了“绿灯”。 先进与落后并存,原始与现代同在,是西昌卫星 发射场的又一特色。 当你踏进发射场后,你既会被标志着现代文明的 70多米高的“通天塔”所震慑与感动,又会为发射场 四周那刀耕火种般的劳作方式和田园牧歌式的美丽风 情所困惑与吸引。 站在发射场上,你能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 路,一端伸向遥远的荒山野岭,一端连着通向宇宙的 大门。而盘山公路则像一根坚实的扁担,一头挑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