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与国运

水运与国运
作者: 吴鹏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水运与国运
ISBN: 9787213106354

作者简介

吴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新锐文史作家。《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媒体专栏作者,近年发表文章200余篇,著有《选贤:<资治通鉴>中的用人得失》《大唐二十一帝》等。

内容简介

赤壁之战的四个真相 因为《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声名鹊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水域战争之一。也因为《三国演义》,赤壁之战被强行插入了太多虚假剧情,比如“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以致真相反倒成了这场战争中的稀缺资源。曹操吹嘘的八十万水军到底有多少水分,曹、孙、刘在赤壁究竟打了多大规模的仗,黄盖火烧连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东南风是不是决定因素,等等,这些都成为小说笔墨障幕下的谜团。 曹操真实兵力 赤壁之战历来被认为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教材,曹操兵力多于刘备的败兵残将和孙权的江东子弟,这是确定无疑的。只是,双方的实力对比,真有那么悬殊吗? 大战之前,曹操曾给孙权写了一封颇有气势的恐吓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曹操这封信可谓意气风发,对江东志在必得,从当时的战略形势和力量对比看,他也有这个底气。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十月,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击败最大的敌人袁绍。建安十二年八九月间,曹操出奇兵北征乌桓,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和袁氏残余势力问题,基本上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自任丞相,正式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合法性。 当上丞相仅仅一个月,曹操挥师南下,几乎兵不血刃拿下荆州。曹操一看形势大好,立马提前启动统一程序,要借攻灭袁氏、降服乌桓、收服荆州之余威,继续追击刘备,进而鲸吞孙权,完成四海一统。 曹操的梦想很丰满,当时的现实似乎也不骨感,麾下众多的将士足以支撑起丞相的宏图远略,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及的那封著名的短短三十来字的宣战书、恐吓信。信中曹操说手下有八十万大军,一人伸出一个拳头就能把江东砸得稀巴烂。对于这个数目,曹操自己是不信的,只是虚张声势,让孙权相信而已。 但曹操没想到的是,八十万的数目,不但自己不信,孙权那边也有人不信,更没被吓破胆,反而擦亮眼睛认真计算了一下,这就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盛赞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 周瑜认为,“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曹操从中原带过来的嫡系兵马顶多十五六万,且是疲惫之师,剩下的就是收编的七八万荆州兵团,人心未附。这样算下来顶多二十四万。 周瑜认为曹操帐下只有二十来万人,很多人都认为周瑜的这个估算比较可信。但如果查阅相关史料,则可以发现,周瑜的估算似乎仍嫌过高。 曹操是在公元189年年底,以讨伐董卓为名,在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当时不过五千兵马。第二年就创业失败,被董卓大将徐荣打得落花流水,兵力所剩无几,本钱几乎赔光。后来好不容易跑到扬州招了四千人,没想到中途哗变,“兵谋叛,夜烧太祖(操)帐”,没有叛变的只剩五百人。后来又招兵千人,才凑了一千五百人。此后曹操手上一直只有步兵、骑兵千来号人,力量不值一提。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是曹操势力大发展的一年。这年十二月,曹操在济北大破青州黄巾军,“得戎卒三十余万”,将其中精锐整编为“青州兵”。由此,很多人都误认为曹操兵力一下子扩充至三十万人。但三十万的数字很难经得起推敲,因为就在前一年,青州黄巾军曾和公孙瓒大战一场,被人家先是“斩首三万级”,接着“复大破,死者数万”,又被俘虏“七万余人”。大战之后,青州黄巾军顶多剩下十来万人,哪能被曹操捉去三十万人? 要知道,后来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袁绍倾巢出动,带了十万兵马去砍曹操,光明正大地以多打少。曹操如果真有三十万精锐,袁绍断不敢如此嚣张。事实上,当时官渡前线的曹军“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因此,曹操俘虏的青州黄巾军,绝对不可能是三十万人,最多只能是十来万名残兵败将,曹操顶多从中挑选万把人编为青州兵。直到官渡之战,曹操全军总数应该不到两万人。 到建安十年(205),曹操彻底攻灭袁尚残余势力,平定冀州,又获“冀州兵”,总数在万人左右。加上前后收编的十余万名黑山农民军,还有臧霸、李典、吕虔等地方势力兵员,全军当在十五万人左右。 三国时代,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经济残破,尤其缺粮食。尽管曹操有较大规模的屯田,但提供的军粮毕竟有限,缺衣少粮的中原地区显然无法供养几十万人的超大规模军队。当年雄踞河北、号称“地广兵强”的袁绍,手下也不过十万军马。赤壁之战前,曹操实力虽然超过袁绍,但兵力不会达到袁绍数倍,顶多持平或略多一些。 就是这十五万人马,曹操也不可能全带到赤壁前线,还得留下五六万看家护院,尤其是镇住西凉的马超、韩遂,所以当时曹操身边的嫡系部队应在十万人左右。 至于周瑜估算的荆州降卒七八万,也稍嫌过高。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也不过十万军队,水军仅有三万人。荆州虽然富甲天下,但远比江东地狭势弱,怎么可能有七八万水军?就算有七八万人,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内讧的时候,刘琦曾带走两万水军到江夏,荆州投降曹操的水军有五万人就不错了。 所以,赤壁之战前,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嫡系部队和荆州投降的旁系水军,总数应该在十五万人左右,比周瑜估算的二十四万人少出近十万人。 孙、刘联军方面,孙权有五万人,刘备加刘琦有三万人,共八万人左右。双方兵力对比不到一比二,因此孙、刘两家才有胆量在赤壁硬碰硬地和曹操干一仗。而到了赤壁战场上,孙、刘与曹操的兵力对比瞬间从一比二逆转为十比一! 三方赤壁遭遇 赤壁之战以“赤壁”为名,易让人误以为此战是在赤壁一次性解决的。其实不然,在赤壁发生的只有一场小规模的前哨战、遭遇战。 曹操赶走刘备、收降刘琮,抢了荆州地盘,尤其是占领荆州钱粮军械储备基地江陵后,队伍势力壮大。刘备加紧向南逃窜,甚至要投奔苍梧吴巨。孙权阵营面对巨大压力,人心惶惶,内部战、和不定。 此时,曹操有两策可供选择。 一是不要在江陵停下来,挟战胜之威继续追击刘备,赶在刘备、孙权荡起友谊的小船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剁掉刘备,然后收拾兵马攻击孙权,各个击破。 二是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巩固荆州根据地,安抚百姓,收揽人心,与江东展开和平竞争。如此“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过不了几年,江东就会和平回归,天下就能和平统一。 这两条对策,无论曹操采取哪条,都不会有后来的惨败。可惜的是,曹操的决策既非前者,又非后者,而是在江陵停留了一段既不长也不短的时间,让刘备、孙权抓紧时间联合起来。 在曹操的压力之下,孙权已经派鲁肃去找刘备商量两家合作抗曹事宜。而刘备,更是早就在三顾茅庐之时,就接受了诸葛亮“东连孙权”的战略建议。何况人家孙权主动贴上来,刘备自然要以热脸相迎。双方遂一拍即合,决定与曹操死磕。 曹操不是没有看到孙刘必然联合的趋势,但他一直没有对这个趋势重视起来,没有再使出惯用的离间计去分裂孙刘联盟。相反,曹操认为,孙权小儿肯定会被自己的一封恐吓信吓破胆,不但会俯首听命,而且会乖乖献上盟友刘备的人头。在这样的战略误断下,曹操在江陵待了几日后,决定撇下前进缓慢的水陆大军,亲率帐下五千精锐轻骑自江陵顺流东下去追刘备。 这一追就追到长江边上,曹操没有等到孙权送来的刘备人头,反倒听说孙刘已经结盟,暗叫大事不好。他决定不等后面的大部队,立即乘船过江,趁孙刘还只是政治上联合,军事上还未合兵一处,先解决掉刘备,遂带着五千骑兵坐轻舟渡江到达江南。 而此时,周瑜率三万水军溯江而上,在樊口与刘备会合,合兵约有四五万人,继续逆水进军。孙刘联军进至赤壁,没想到迎头撞上了曹操渡江而来的五千轻骑,一场遭遇战就此在赤壁打响。战斗经过很简单,“初一交战,操军不利”,面对四五万士气高昂的孙刘联军,曹操的五千疲惫之师哪是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加上军中“已有疾疫”,且骑兵无法进行水战,曹操只能率军“引次江北”,退过长江,退到赤壁对岸的乌林,等待与后续到来的水陆主力部队会合,陈兵江北,稳扎稳打,从长计议。 赤壁遭遇战虽是孙刘和曹操双方都没做好准备的一场小规模战斗,意义却不可低估。此战是曹军南征以来的第一次挫败,虽是仅仅折损五千人的小败,士气却大受打击。孙刘联军以将近十比一的兵力对比完胜曹军,小胜奏凯,打破了曹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士气得到极大鼓舞。 黄盖火烧乌林 赤壁战斗只是孙刘联军和曹军的一场遭遇战,这一点被很多小说家,甚至史家忽略,很多人都认为火烧连船之战也是在赤壁打的,将赤壁遭遇战与火攻战混为一谈。 其实,曹操在江南兵败后,便逃离了江南赤壁战场,退到江北乌林安营扎寨。乌林在赤壁西南的长江北岸,与赤壁隔江相对。就此时的战略态势而言,曹操利在以多打少,老成持重,最好持久对耗;而孙刘两家,是以少对多,宜于速战速决,不宜拖延,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曹操做出的也是从长计议的选择。后方水陆大军陆续抵达后,曹操下令沿岸驻扎,水陆互为掎角之势。可以看出,曹操是想暂时休整一下,熬过这个冬天,等到冬去春来,再过江去攻击孙刘。 时值寒冬,北风那个吹,吹得没怎么坐过船的曹军将士在颠簸的战船上苦胆都能吐出来,别说打仗了,连兵器都拿不住。曹操很自然地下令将士用连环铁链将战船锁在一起,以缓解战船颠簸、士兵晕船之苦。 战船连锁,虽然解决了兵士不习水战的问题,但也让孙刘找到可乘之机。江东老将黄盖看到曹丞相把战船拴在一起,遂向周瑜建议放火烧船,出奇制胜。这就有了黄盖诈降,变身为东南风风口上的一条火龙,火烧曹营之举。 此战,黄盖从长江南岸的赤壁出发,火烧北岸乌林曹军营寨。如果是火烧赤壁,那岂不是烧了屯兵江南的周郎,放走了结寨江北的阿瞒?因此,“火烧赤壁”的说法是对历史的误解,正确的提法应该是“火烧乌林”。 东风并非关键 周瑜、黄盖能够火攻成功,历代都认为得到天助,是东南风的功劳,君不闻杜牧那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东南风是怎么来的,肯定不是诸葛亮借来的,如果孔明真有扭转乾坤之力、鬼神莫测之术,那后来也不会壮志未酬,大星斗罗五丈原! 江南隆冬季节固然是多刮北风,但按照气象规律,几日严寒天气过后,一般气温会略有上升,风向亦会变为东风、南风。来自北方的曹操人生地不熟,对天气不熟悉,周瑜对此却是胸有成竹,故才能批准黄盖的火攻建议。 那是不是如果当天不是“东南风急”,这仗就没法打了,火烧乌林就无法上演了呢?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变幻无常的天气上,应该不是周瑜的用兵之道。黄盖在提出火攻建议时,只是说曹操“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根本没有提及必须借助东南风的问题。事实上,周瑜、黄盖在定下火攻之计时,就已经发明出“黑科技”,不管风往哪吹,火船一定会冲向曹营。 这个“黑科技”就是风帆。曾任孙吴丹阳太守的万震在其《南州异物志》一书中,曾记载江东有一种多桅多帆的战船“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吹,风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若急则随宜增减之”。这种战船的风帆是用一种名为“卢头木”的植物制作的硬帆,厚而硬,可以依据风力调整帆的总面积,根据风向调整角度,还能够利用侧向风力。不管东南西北风,都可以为我所用,助力战船前进,甚至可以逆风前行,开顶风船。 既然装备了这种多桅多帆战船,周瑜、黄盖在作战计划中就没有考虑风向问题,只是碰巧这天恰好是东南风。估计周瑜、黄盖一看东南风起,确认这是天要亡曹的节奏,天予不取,必受其咎,遂临机决断顺天而行,就在这一天破曹。 所以,火烧乌林,东南风实际上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凭借手中的多桅多帆战船,周瑜、黄盖只要准备妥当,随时都能向曹营发起火攻。 从曹操兵力几多,到究竟是火烧赤壁还是火烧乌林,再到东南风是否是火攻的决定因素,可以发现,赤壁之战这出大戏,被掩盖了太多真相。看透这些真相,真正的历史才能被发掘出来。 天下大势既是合久必分,亦是分久必合。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必然的,为统一而展开的努力是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长江见证了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赤壁之战,而渭水在见证西汉一统盛世之后,亦将见证蜀相诸葛亮兴复汉室、再造一统的热望,以及北伐中原、壮志难酬的悲凉。 何以中国?中华大地,水网纵横,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之本,水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导向作用,一如水流,曲曲折折,蜿蜒坚定,可以说,中华民族发源于兹,形成于兹。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新锐作家吴鹏从独特新颖的角度,带领读者溯水而上,探究王朝兴衰的秘密、中国历史的走向,为我们了解、探究中华文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的特点是学术性与趣味性完美融合,史料丰富扎实,语言通俗易懂,堪称给人以较强启迪、融现实关怀与历史之思于一体的优秀著作。我们今日所见水利、水战的记载是否完全符合事实?中华民族如何从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中华文明史在世界文明史中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作者层层追问,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地给读者展示了水运影响下的中华文明史。在作者顺畅严谨又不失幽默诙谐的语句中,读者必能感受到历史学的趣味和吸引力。 在逐渐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从来就不是独行者。本书向读者呈现的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中华文明史,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全球视角解读中华文明,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可谓立意宏大高远。独特的“水”的视角也启发读者,可以从更多元的角度思考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命运。 本书还试图向读者传递这样的观点:历史学需要潜心典籍的严肃研究,也需要深入浅出的通俗普及。历史并不是图书馆高高书架上尘封的往事,而是充满趣味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史为鉴,才能把中国这艘巨轮的舵,奔赴更遥远广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