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丘吉尔二战回忆录:攻守易形
作者简介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风云人物之一,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闻领导荛凰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荣腾嘉德勋章等英国最高荣誉。丘吉尔凭借极高的文学成就,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唯一获得该奖的政治家。
内容简介
尼米兹海军上将在珊瑚 海集结全部兵力——日军登 陆图拉吉岛——5月7日的首 次交锋——空中格斗——海 军史上的第一次航空母舰战 役——厄运降临美方——攻 击与反攻击——弗莱彻与斯 普鲁恩斯海军少将的杰出战 术——双方形势极为凶险— —日军四艘航空母舰被击毁 ——太平洋战役转折点—— 美方乘胜追击——美军赢得 的辉煌胜利 太平洋战场险况频发, 整个战局受到影响。到3月 底,日军第一阶段作战计划 大获全胜,甚至连作战计划 制定者也感到吃惊。日军已 经占领中国香港、暹罗、马 来亚以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的 广大区域,正进一步向缅甸 腹地深入。在菲律宾群岛, 美国依旧在科里几多尔苦战 ,但突围无望。 日本人为取得的胜利兴 奋到了极点。他们越来越认 为西方强国不愿意和他们决 一死战,这使他们对已取得 的军事胜利更加自豪,也更 加相信领导阶层。日军已经 站在战前精心计划选定的进 军边界上。这个广袤的区域 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物产, 日军在此能够巩固战果,也 能培养刚刚因胜利而获得的 力量。根据他们之前制定的 长期作战计划,现阶段为一 个休整期,用以抵抗美国的 反击,或者组织下一步的进 攻。不过此时捷报频传,日 军领导人认为天赐良机已经 到来,决不能辜负。这样的 想法不仅仅是因为被胜利冲 昏了头脑,也是经过认真的 军事推理分析。是应该全力 巩固刚刚攻下的外围地区, 还是应该出于防卫需要而大 举向纵深处进攻?对日军来 说,应该从战略上权衡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