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武衰:宋朝历史一瞥

文盛武衰:宋朝历史一瞥
作者: 徐洪兴 姚荣涛 著葛剑雄 主编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46
折扣购买: 文盛武衰:宋朝历史一瞥
ISBN: 9787218146683

作者简介

\\\\\\\"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经学史、宋明理学等。曾出版《朋党与中国政治》《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等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姚荣涛(1949—2020),法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复旦大学法学院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制史。

内容简介

承上启下——两宋历史概述(节选) 在以往许多史家的笔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糟糕透顶的朝代,它往往与秦朝并称,曰“孤秦陋宋”,与之相对的则有所谓的“炎汉盛唐”。事实果真如此吗? 恐怕未必尽然。 有宋一朝,自公元960年迄1279年,历时凡320年。其间,由于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南侵,宋朝又有了“北宋”(960—1127年)和“南 宋”(1127—1279年)之分,前者以东京为国都,后者以临安为京城,所以人们一般又称宋朝为“两宋”。 宋朝从“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宋太祖),到由陆秀夫背负投海而死的末代皇帝7岁的赵昺(因无庙号而习称“帝昺”),前后共经历了18个皇帝,北宋、南宋恰好各占其九。如:弟即兄位,而其即位的合法性成为千古之谜的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赵炅,即宋太宗);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并伙同道士们一起伪造“天书”的赵恒(宋真宗);锐意改革,“思除历世之弊”的赵顼(宋神宗);不乏艺术天赋,但在政治上却极其昏庸,后来沦为金国俘虏的赵佶(宋徽宗);侥幸成为南宋的建立者,但却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赵构(宋高宗);以崇奖理学而出名的赵昀(宋理宗);年仅6岁就被蒙古军队俘去元朝大都、后出家为僧的小皇帝赵?(宋恭帝)等。 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其存续的320年间,北部和西部先后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以及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等政权,与之先后对峙共存。辽、金统治者常称宋为“南朝”,而宋则称它们为“北朝”,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分裂的时期。元朝人在编写前代历史时,《宋史》《辽史》《金史》三部正史并列,这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境内的实际情况。 在以往许多史家的笔下,宋朝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朝代,它往往与秦朝并称,曰“孤秦陋宋”。与之相对的则有所谓的“炎汉盛唐”,即汉朝和唐朝。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尽然。但既然有此一说,总有其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就先来说说宋朝的“陋”。\\\\\\\" 观点独到、视野宏阔、条分缕析,为您展现一部与众不同的中华文明发展史 史料丰富、推理严谨、纵贯古今,于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中发现智慧的火花 文化的高度发达与国力的极度孱弱,在这个时代离奇的融于一体、畸形的存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