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经济中(修订版)
作者简介
\"王玉霞,内蒙通辽市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民盟东北财经大学副主委。近年来撰写专著三部,论文百余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观察》、《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学家茶座》、《中国第三产业》等报刊上的经济随笔被全国十几家报刊转载,得到张五常、黄有光、梁小民等海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的关注与好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推荐香港出版的王玉霞教授撰写的《生活在经济中》(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3.7出版),并为其做序,称“我读过王玉霞一篇关于黑市火车票的文章,就建议香港出她的文章,并为其起名《生活在经济中》,国内经济学散文写手中,写得最像散文的应该是王玉霞”。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在其为王玉霞的书作序中写道:“王玉霞是极少数能坐下来读书写作的女经济学家,王玉霞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功底,又善于观察生活,加上她清新朴实流畅的文字,使这本书极富可读性。”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活在经济中》,已经重印了五次,在经济学界被称作“婉约派”。其博士论文《现代企业兼并理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1)在国内产生很大的影响。王玉霞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五项。 王玉霞教授长期致力于长期经济学\"
内容简介
我的保姆经济学 岁月匆匆,我在家庭主妇的位置上已经营了数十 年,数十年的家庭主妇生涯练就我一身洗衣烧饭、当 家理财的功夫。然而,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人到中年 后事业逐渐攀升,教学、科研再加政协常委之类的社 会工作,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在事业、家庭皆看 重,鱼和熊掌必兼得的理念下,每日里我像陀螺般地 变换着各种角色,落得个身心疲惫、花容惨淡。在过 度劳顿之中,难免任劳不任怨,席问枕畔思忖着向先 生索要女权。我先是争取平等分工,将家务分成四项 ——洗衣、采买、做饭、搞卫生,让先生自选两样, 名曰“男士优先”。然后,再争取不平等分工,一周 七日,分成一三五、二四六,由先生任选,而我非常 大度地提出可以多干一天——星期日。最后,贵在参 与,要求先生承包一项比如洗碗之类的活计。三板斧 过后没了招数,先生拿出“大将风度”,以不变应万 变,一样不挑,一样不选,偶尔在花言巧语中承包一 项,也绝不超过三天。日复一日,我的主妇大权始终 没有“旁落”,喜哉?悲哉? 先生在于心不忍和爱莫能助之间,提出能否眼光 向外,打开家门,请一个保姆,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 动交换,进行人力资源重组。用他的话讲,让一位学 者在家做饭,本身就是资源的浪费,机会成本过大。 请一个保姆,将我拥有的主妇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将主妇的洗衣做饭之类的经营权让渡出去,而我独掌 收益分配大权,何乐而不为?我细细想来,总感到这 两权分离中存在着代理风险。 风险之一:多年来我已培养出先生和儿子的饮食 偏好。尽管我的烹饪技术绝非上乘,但先生和儿子却 百吃不厌。有次出差在外,请人帮忙做饭,一个月下 来,先生和儿子都瘦了一圈。 风险之二:恐家庭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十多年来 我和先生、儿子一直呈三足鼎立之势,完美地诠释着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之定理,且由于女性相对稀缺 ,我的家庭地位从来举足轻重。早在学习人际关系学 时,我就记住了一个公式,即人的数量以算术级数增 加时,人际关系数是以几何级数上升的。这个公式让 我不敢轻易打开家门。 风险之三:道德风险。每每听说谁家保姆克扣菜 金、偷懒刁钻,更有保姆卷走家私、拐卖儿童、颠覆 家庭的传闻。 然而,高风险常伴随着高收益。在无奈之中,我 只能听任先生从老家请来一个小姑娘。一年过去,竟 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三项风险均已化险为夷。 关于风险一,小姑娘聪明伶俐,学习曲线非常陡 峭,几经点拨,就能做一手好饭菜,而且有“青出于 蓝而胜于蓝”之势。 关于风险二,我和小姑娘以心换心,真诚相处, 再加上偶尔的“小恩小惠”,不久我们就达成了统一 战线。现在不但“军心稳固”,我还觉得多了一个“ 现代人都需要掌握一点经济学知识,但常常会苦恼没有专业基础。如果经济学像散文一样清新优美,浅显易懂,那么掌握经济学专业知识是没有难度的。本书就是一本经济学散文,没有方程式,没有图表曲线,没有复杂的术语,她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去诠释经济学的真谛,是我们走进经济学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