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羽毛的家园
作者简介
\\\\\\\\\\\\\\\\\\\\\\\\\\\\\\\"任永恒,黑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副刊主任,监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出版多部诗集、随笔集、报告文学集。1999年转向小说,在《福建文学》 《山东文学》 《青春》 《广州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近三十篇。2011年开始儿童小说写作,其作品分别在《少年文艺》 《儿童文学》 《东方少年》等刊物上发表,曾获首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年度单篇作品奖,“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小说大奖赛中一等奖,作品多次入选各种儿童文学年选,出版儿童小说集《我和狐狸没成朋友》。 \\\\\\\\\\\\\\\\\\\\\\\\\\\\\\\"
内容简介
\\\\\\\\\\\\\\\\\\\\\\\\\\\\\\\"一 带响声的寒冷 东北的孩子一到冬天想什么?想我们要是长出厚厚 的羽毛多好,长羽毛的孩子就不怕冷了。大人长不长? 那我们不管。 东北的冬天很冷,冷到什么程度?大人们说:这天 真够劲,“嘎吱、嘎吱”的。 我听了这话就在想:天冷怎么会有响声呢?这响声 我咋没听到过?我过了好多个冬天了。“嘎吱、嘎吱” 的为啥就代表冷呢?况且我不知道这声音是怎么来的, 在哪儿能听到,是天冷之后才有的响声还是有了响声之 后天才会冷呢? 东北人怕不怕冷呢?我悄悄地告诉你:怕,比不是 东北人的人还怕呢。每到冬天快来的时候,我们最认真 准备的就是棉袄和煤,然后把窗户糊得严严的。老师有 次给我们留作文,题目叫《我爱你,塞北的雪》。我就 不写,因为一想到雪心里就冷。下雪之后几乎都是大冷 天,人们都猫在屋里守着火炉,不知该干什么,也不想 干什么,就是出屋,也是两手抄在棉袄袖里,缩着脖子, 走在路上不敢抬头,见着熟人打招呼,都是“啊!啊! 嗯!嗯”的,然后匆匆地擦肩而过,好像说话和感情都 被天气给冻住了。人们都在躲着冬天走。我童年时的冬 天里的东北人,走路的样子大多是这样的——躬着身子, 缩手缩脚的,脸和嘴巴都捂得很严。面对老师留的作文 题,我更想写春天。 十二岁的一个早晨,我终于发现并弄明白了大人们 所说的“嘎吱、嘎吱”是咋回事了,知道寒冷真是有响 声的,这个发现让我兴奋得不行,没戴帽子就跑出屋, 我想喊给院里所有的孩子知道——我太聪明了。大人们 虽然常说“嘎吱、嘎吱”,可他们不知道是咋回事,以 前问他们时,他们就说是天冷的意思。天冷为啥“嘎吱、 嘎吱”的?他们回答我说,老辈人就这么说的。 “老辈人为啥这么说?” “一边去。” 现在我知道了,我相信别人还不知道。\\\\\\\\\\\\\\\\\\\\\\\\\\\\\\\" 生动鲜活的语言文字,叙述不一样的童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