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作者简介
萧萐父,一九二四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七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后受邀回武汉大学重建哲学系,是现今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著有《船山哲学引论》《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王夫之评传》,主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哲学史方法论》等。
内容简介
在现存的汉文佛教典籍中,《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可以称作一部奇书。其所以称它是部奇书,是由于这部仅有一万一千字的论著,其流传之广,注释者之多,在中国佛学的发展史中思想影响之深远,佛教典籍中的其他所有论著都难以企及而同时,有关此书的真伪问题,作者姓名、成书时地,以及义理是非、历史地位等等问题,却又疑议丛生,经过长期激烈的论争,至今尚难作出结论。 《起信论》旧传皆题“马鸣菩萨造”。马鸣(Avag-hoa),音译阿湿缚窭沙,是古印度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大乘佛法的著名论师。据现存有关马鸣的传记资料,对他所处时代说法不一。经近代学者考证,马鸣系佛灭度后六百年左右(即公元一、二世纪时)出生于中天竺的舍卫国(今印度西北部)的思想家,初学外道,聪慧有辩才,后拜胁尊者,或胁尊者之弟子富那奢为师,归顺佛化,善宏法要,是龙树之前最著名的大乘佛学者其著作在汉译藏经中有《大庄严论经》《佛所行赞》《六趣轮回经》《十不善业道经》《尼干子问无我义》等,又曾参加《大毗婆沙论》的编纂工作,他还作有许多诗歌作品,其中《佛本行赞》广泛流传,“五天南海,无不讽诵”。依佛教经典传说,马鸣系“八地菩萨”,或说他是“大光明佛化身”,据说他善于宣讲佛法,闻者莫不开悟,连马也为之“悲鸣垂泪,不食七日”,故名马鸣。因而在佛教界享有极高声望。《起信论》被题为马鸣的著作,自然会增加它的权威性。本书有两个译本一题梁代真谛译,一卷本,前有智恺序,被称为“梁译本”一题大周实叉难陀译,二卷本,前有佚名作者序,被称为“唐译本”。真谛(Paramartha,公元四九九—五六九年),音译波罗末陀,又名拘罗那陀(Kulanatha),西天竺优禅尼国人。梁代中大同元年(公元五四六年)来华,受到梁武帝礼遇,适逢乱世,辗转南北,先后译出《金光明经》《摄大乘论》《唯识论》《俱舍论》等重要佛典达二百七十余卷,被誉为中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起信论》被题为真谛译,虽早有人提出过疑问,而唐初佛门大师如法藏等均信之不疑。 《起信论》于公元六世纪后半叶的梁、隋之际即开始流行于中国,以其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论证谨严,而思想内容更能融贯诸家,深契大乘佛理,故面世以后很快就受到中国佛学界的极大重视和推崇,不久即传入朝鲜、日本,被普遍视为修习大乘佛法的入门教科书。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各宗都从《起信论》中择取思想资源,成为佛教发展中最有影响的论著。因而,历代对《起信论》的注疏,无比繁富,据日本学者统计,对这一卷论著的注释者有一百七十余家,为书不下一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