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大师课(共3册)
作者简介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队长) 刘国忠(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 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廖靖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游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第一节 中国历史是五千年吗? 中国历史,总得有个起源,究竟该从哪里算起呢?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 。如果按照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的最早的王 朝从夏朝算起,中国历史也不过4000年左右。那么,中国 历史到底是几千年呢? “五千年”的说法与同盟会 其实,“五千年”的说法与孙中山等成立的同盟会有 关。 1908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在祭祀黄帝的祭文中,第一 次明确把黄帝作为汉族人民的祖先和民族象征。此后,黄 帝又从汉民族的祖先升华到全中华民族共祖的空前地位, 这其实是现代中国一系列社会政治重建的结果。辛亥革命 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元4609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可是,连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没有明确黄帝在世的 具体年代,孙中山这个各省通电中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 孙中山这个通电的年代数据,据说来自当时同盟会创 办的报纸《民报》。在清末民初,中国曾经兴起一股“黄 帝热”。有人推测《民报》采取了北宋理学家邵雍《皇极 经世书》的说法,认为黄帝纪年接近5000年。因此我们可 以看到,中国具有5000年历史这个观念其实是很晚才形成 的。 这个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中国近代这多灾多难的 100多年里,中国人失去了以往高度的自尊、自信。我们被 打得清醒过来,清醒之后又颓废,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 在那个时候,中国太弱了,必须建构起一种民族主义的统 一感,用自己的文化传统对抗外来的西方文明,来建构国 族认同、文化认同,于是我们把中国古典文献中传说时代 的一位圣王——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作为中国人,本身会有这种在救亡图存的环境下生发 出的复杂的心路历程。我特别理解清末知识分子把黄帝作 为中国5000年历史开端的心态,这种对共同祖先的追溯, 这种寻根问祖的工作,是当时的中国人不得不做的。 寻根问祖的考古人 我们考古人对于上古中国的认识和建构,也是一种寻 根问祖,是学术上的寻根问祖。但是作为一个学者,在追 求史实复原和建构国族认同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把我们的 国族认同建构在迫近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呢? 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从考古学的视角看,那么狭义 的、作为政治实体的中国就只能上溯到距今大约3700年的 时候,从作为核心文化的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开始算起。 广域王权,顾名思义,就是说这个国家形态的特征在于拥 有较为广阔的管控范围,国家统治者也具有相对有力的控 制权。 对于我们熟悉的广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我更 愿意用地理的概念把它称作“东亚大陆”,因为在我所阐 述的距今大约3700年的时候,是没有一个庞大的“中国” 存在的。在东亚大陆这个地理板块里,最初真正作为核心 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许宏、卜宪群、邓小南、张帆、马勇——中国史学界名师齐聚,讲透传承与变革中的中华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