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苗的遐想者(致我的同代人)/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同代人批评”:对象、关系、视野与方法 在一次会议上,听一位文坛前辈发言,他讲着讲着开 始提到韩寒郭敬明,提到脑残的粉丝群体。就在他吐槽的 时候,我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嘟囔:“谁说的!”——虽然声 音细微却分明表达着一丝对前辈发言的不满。回头一看, 听众席上的一位旁听者,看年纪是我的同龄人。我就身处 这两种声音之间,那一刻非常惭愧。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 人,原该在上述这两种声音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但我们 既没有去告诉前辈为什么他们眼中不入流的作品恰恰有可 能拨动当下青年人的心弦,我们也没有对同代人的创作及 时提供学理性的阐释,借此与流行视野拉开距离,提示年 轻的读者们:其实在韩寒、郭敬明之外,还有不少态度认 真、创作扎实的同龄作家。类似这样的“刺激”,促使我 近年来把目光投向“同代人批评”。 “同代人批评”关乎“对象”,要求将研讨对象转移 到文学新人上来。李健吾是众所公认的批评大家,当他埋 首经营《福楼拜评传》《司汤达研究》时是一位学者;只 有拿起《边城》《鱼目集》《爱情三部曲》时,他才成为 一位文学批评家。在我看来,“同时代性”,正是文学批 评的一条“起跑线”。 近年来我自己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时,关注的对象大 多是我的同代人。“出生于同一时期、具有共同的历史经 验,因而显示出相类似的精神结构和行为式样的同时代人 ”。在社会学家看来,当我们试图理解社会和精神运动的 结构等问题时,“代际”或者“世代”的考察视角无疑是 必不可少的向导。因了共同承受的历史事件、社会变革, 同代人会形成此一代际所特有的社会心理、文化品格、精 神结构乃至群体意识。这一“特有”和代群内的“共享” ,自然会显影于文学创作;我们也可以借用雷蒙德·威廉 斯的概念,把这种情形指认为“感受结构”,其对应的“ 与其说是一个阶级或一个社会,倒不如说是一代人”,“ 文化上的一代人似乎常常是伴随十年左右的共同生活形成 的。如果把1930年代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在一系列青年作 家中追溯到一种特定感受结构的出现”。 在今天,“30后”的王蒙先生老当益壮、推出长篇新 作,由此屈指算来,“同时代”的时空中,至少并存着五 六代作家。当然,生活在同一时期、经历相同历史事件的 人们,因所处年龄阶段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体验、感受、 记忆和文学,如同曼海姆所谓“同时代人的非同时代性” 。我所说的“同代人”,主要是指同龄作家;本书的讨论 对象,具体而言,是指“80后”、少数1970年代末期生人 及“90后”的写作者。以十年来计算世代只是习惯使然, 尤其是临界点之间往往模糊不清,实则没有鲜明的差异。 而在社会学家的研究中,往往将“70年代末期或者90年代 初期出生的人口涵盖在80后一代人之中,更为强调这一批 社会群体有着共同的经历”。与以十年为计量单位相比, 以重大社会事件来界定世代更能体现社会结构视角,从生 命历程研究的视角而言,“80后”是指出生于特殊生育政 策环境、成长于改革开放背景中的一代人。所以,我的“ 同代人”,除去理所当然的“80后”之外,还包括部 分“70后”与“90后”,不完全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代 群。这不仅是因为这拨作家可以宽泛地并称为当代青年作 家,而且在社会结构意义上,他们指向在特定结构中处于 相似位置的群体。与此前比如“60后”作家相比,我的“ 同代人”既未获得社会学命名(比如“第四代人”),也未 获得文学史命名(比如“晚生代”);他们在特定社会结构 或文学结构中位置的近似还表现为,经常蒙受相同的指责 ,例如他们的写作每每被指认为“缺乏历史感”,甚至“ 历史虚无主义”一代(真的如此吗?)。 当然,生活在当今同一现实时空中、甚至归属于同一 世代中的人们,在精神上未必是“同代人”。我对“同代 人批评”的界定,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