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现象学文库)

在-是——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现象学文库)
作者: 李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76.00
折扣价: 52.50
折扣购买: 在-是——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现象学文库)
ISBN: 9787100187916

作者简介

李菁,浙江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长聘体系),博士生导师,曾任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兰州大学哲学系教授。作为独立作者在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Philosophia与《哲学研究》和《世界哲学》等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主要兴趣领域:形而上学、现象学、分析哲学、德国唯心论、比较哲学、汉语哲学、未来哲学、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等。研究志向:惟关注纯粹哲学诸问题本身,无问西东,不问古今。

内容简介

“存在思想(存在之思)”(Denken des Seins)是从“存在之真理”(Wahrheit des Seins) 而来的“语言”(Sprache-sprechen), 也即,“语言存在之真理”(其中“语言” 为动词)。存在之“真理”(现身处所-位置-场-境-域-间-晕-此-地平线)并非一定只是某种哲思的语言,它可以发生在“诗作”“艺术创作”或“劳作”等各种方式中。对此,海氏在1935 年弗莱堡夏季学期讲座“形而上学导论”中认为:真理即“无蔽”(Unverborgenheit)出现在各种“作品”(Werke)当中,包括“诗之作”“石雕之作”“思之作”和“城邦之作”等;“作品”(ergon)的希腊原始意义是“被置入无蔽中的在场者”(das in dieUnverborgenheit her-gestellte Anwesende),在其中“存在本身的无蔽”才可能被争夺出来。而在同时期讲演“艺术作品的原跳”(Der Ursprung des Kunstwerkes)中,海氏提供了真理发生的四种方式:“作品(艺术作品)”“建国”“牺牲”和“存在之思”等。在这里“存在思想”被排除在“作品”之外,“艺术作品”则被强调为真理发生的一种突出的可能方式,而“科学”则仅仅是“一个已经敞开的真理领域的扩建”,还根本不是真理的原始发生。 笔者的观点是:存在之真理发生的作(品)-方式-道路的确有多种,如“语言”“艺术”“宗教信仰”和“劳动”等;这些方式-道路相互纵横交错着、诸家族相似着;“语言”则可作为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方式,因为所有方式中都会有某种“语言”方式渗透进来,反过来却不一定;“语言”方式亦可再区分为多种语言方式(其间又有着复杂的诸家族相似性),其中一种尤为突出的方式,正是“存在思想”;存在自行去蔽-遮蔽于不同“存在思想”之语言中;“存在思想”的语言方式又与别的语言方式如“诗”等亲密地区分着,甚至可能不分彼此;“存在思想”的语言本身又是“分-解”着、“区-分”着自身的,演历出多种多样的相互争斗着-异质着-互属着的语言方式;而命定着伴随存在思想的语言之分-解运作的正是存在-真理的“一同”的差异化运作;存在思想史作为“‘语言’‘存在之真理(自行去蔽-遮蔽)’”的历史,正是“真理-存在-语言”一同差异化运作的“演历”(Geschehen)。 汉语世界第一部系统比较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思想的专著 本书通过邀请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开展鲜活深入对话的方式,追问Sein/Being(在-是)本身。本书既是汉语世界第一部系统比较二者思想的专著,也是全世界第一部系统比较二者Sein思想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