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中西24种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比较)
作者简介
褚君,北京四中道元班高一学生。在国外生活八年,对中西文化有切身体会,并进行深入思考。曾于初中阶段著有《异曲同工——中西80个文学历史典故的比较和探究》。
内容简介
各具风韵的春兰秋菊 中国女性自古就崇尚以白为美。中国古代第一部 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卫风·硕人》用“肤如凝脂 ”形容齐庄公之女庄姜的肌肤光滑细腻洁白,后世还 用“肌肤若雪”、“冰肌玉骨”等美妙的词汇来形容 女性洁白的肌肤。时隔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女性 还是尊崇以白为美,甚至有“一白遮百丑”之说,可 见文化传统观念在中国是多么地根深蒂固。 西方女性对肤色的追求可不像中国女性那样从一 而终。西方古代乃至近代,女性也一直是以自为美的 。只不过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社会 分工的细化,一部分人可以不用从事体力劳动,有钱 的上层社会成员度假回来后,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就成 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于是,这股风气开始在西方中 产阶层女性中蔓延。时至今日,部分西方女性不再以 白为美,而是以小麦色皮肤为荣,甚至平时也用咖啡 色的粉底。西方女性对潮流的追捧也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人一句“环肥燕瘦”道出了美的千姿百态, 西方人一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 眼睛”指出了美的千人千面。这说明,美没有统一的 标准,它随着时间而变化,随着地域而改变,随着民 族而不同,随着传统而继承,随着社会而发展,随着 文化而完善。但是,其背后的主导因素却是中西方审 美观的不同。 自从轴心时代以后,中西方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 化发展道路:中国文化沿着天人合一的道路发展,西 方文化沿着理性主义的道路前进。发展方向的不同也 就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中西审美观上。 中国在评价美女时往往采用文学的感性手法进行 描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小说家张潮在《幽梦影 》中的一段评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 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 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如果再进 行具体的描述,一般也是这样:肤若凝脂、明眸善睐 、云发丰艳、蛾眉青黛、杏脸桃腮、樱唇贝齿、杨柳 细腰、纤纤素手、软玉温香等。 而西方在评价美女时,却采用数学的理性方法进 行描述,古希腊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总结出了一套最 美人体比例,包括脸部、身材、五官等,显示西方人 重视人体的对称、比例、和谐之美。同时,西方人对 美女的嘴唇、乳房、臀部更为青睐,西方绘画中,所 有的美女无一例外的都是比例匀称、五官精致、丰乳 肥臀。 在园林艺术上,中国讲究道法自然,遵循“虽由 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所以,中国园林呈现 的都是艺术化的自然,走进中国园林你可以看到:小 桥流水、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洞壑溪泉、花草树木 、匾额楹联、题刻碑记等,中国园林的高低错落、曲 径通幽完全是一幅缩小的自然风光。中国文学家叶圣 陶先生形容中国园林“如在画图中”。